人文五社聯合書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8
第一章 食老祖宗吃的五穀雜糧

維持生命需要仰賴食物。尋找食物、生產食物,是人類最重要的活動。人類對於食物最初的考慮,是能不能充飢吃飽,然後漸及味道好壞,最後才講究營養、進食氣氛、用餐禮儀等更高層次。

生活在不同地區、不同年代的人,飲食習慣各有不同。飲食習慣取決於地理環境、生產技術、人口壓力以及文明發展進度;因此,飲食習慣也是辨識一個文化、一個社會的很好的標尺。從飲食習慣,可以約略看出一個社會的發展程度與水平。

農業社會的人,一大早就必須到田地工作,體力消耗很大,需要豐盛的食物補充能量,所以早餐最重要。然而在工商業社會,開始工作的時間比較晚,能量消耗也比較少,早餐的量就不必多。而夜晚是家人團聚的時候,有較多活動,於是漸漸形成晚餐最為豐盛的習慣。

在還沒有食物保藏措施的時代,夏天肉類容易腐敗,就要避免宰殺而多吃植物類食品。一旦食物冷藏技術發展起來,夏天不怕肉食腐敗,某些水果、菜蔬可以保藏到冬天,於是冬天與夏天食物攝取種類懸殊的現象,也就得到改善了。

探索古人食物的種類,考古是最直接的手段。但是食物殘餘能保存於地下的不多。現今靈長類動物主要食用植物性食物,依此推斷早期的猿人應該也不例外。透過考古研究南猿人的牙齒,得知距今五百五十萬年到七十萬年前,他們已開始吃食動物性食物。不過,在農業尚未興盛前,人們主要以採集為生,以漁獵所得為輔;採集的植物大多是乾果和水果;至於漁獵的種類,因為遺骨比較難腐化,還大致有所了解。

一萬多年前,因為狩獵技術不斷改進,不少體型龐大的野獸都是人們捕食的對象。商代以前,獵捕的動物,以猴、豬、牛、羊、鹿、獐、犀、象、狗、虎、熊、貉、鼬、獾、獺、貓、狸、鼠、豹等較常見。一旦人口增加到狩獵不足以供應足夠的食物,人們就積極發展農業,並且愈來愈倚重植物性食物。

農業發展以後,除了豬、牛、羊、犬等家畜以外,經常被捕獵的野生動物,大致只是那些妨害農作的鹿、獐等等少數幾種了。
8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