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7
壹、春季節氣經絡芳療
Spring
春飲一杯酒,便吟春日詩。
木梢寒未覺,地脈暖先知。
鳥囀星沈後,山分雪薄時。
賞心無處說,悵望曲江池。
—曹松〈立春日〉—
春天促發一切生機。太陽逐漸移回北半球,重新喚醒萬物生機。即使氣溫仍低,四處仍見白茫茫一片的大地,但人們已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在地底深處醞釀著,準備蓄勢待發。
《道德經》裡有一段話是這麼寫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依恃地球而生存,地球繞著太陽運行而產生四季變化。因此,孕育出順應節氣運行的養生智慧。二千多年前的金文「春」這個字是這麼寫的:
「春」的頭上意味著初發的幼苗,正從土裡怯生生地探出頭來。埋在土下的幼根,從堅毅的韌皮層中掙扎向下,往更深的泥土中吸取生存的食糧。春下方的「日」表示沉睡在地底深處的生機,被春日的太陽喚醒,正逐步的向上伸展,而非高掛在天上的太陽。這正是「木梢寒未覺,地脈暖先知」的現象。
人們深埋在體內深處的陽性能量,也受到太陽光的影響,正緩緩的從體內向外生發。這份初春的能量無法被壓抑,只能順應它的生發。人們透過肝膽經絡向四肢、全身散發體內的能量。中醫將肝膽經絡比喻為五行中的「木」。這個木必須是筆直無礙的木。千萬要好好把握每一年的春季,認真疏通肝膽經絡,便能掌握每一年裡「回春」的最佳時機。
春季節氣養生法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黃帝內經》
春天令人感到清新、純粹,受到太陽召喚而促發的飽滿能量,迫不及待往外迸發,好似孩子在偌大的草原上,全身充滿活力,好奇心驅使他一雙小腳不斷地向外探索,不停地走著,累了蜷著身體就能熟睡,睡飽後,立刻能夠繼續探索屬於他的世界,彷彿有用不完的精力。最神奇的是,正因為孩子是純陽的身體,即使蜷在椅子上睡幾個小時,醒來後也不會四肢僵硬,身體仍是自在、無礙,陽氣可順利通透全身。
共
7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