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自然生態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6
前言 科技的謬論

十二世紀時,法國克呂尼修道院(Cluny monastery)正直又虔誠的僧侶彼得尊者(Peter the Venerable)造訪西班牙,看到當地的阿拉伯人與猶太人不在獸皮上書寫,而是連宗教經文都寫在以舊衣製成的頁面上,其品質在今日文具商口中不啻「不折不扣的破紙頭」。他視之為不言可喻的落後社會象徵。

綜觀歷史,科技的任務和人們對科技的反應一直都格外一致,因此憂心科技與其對社會的影響的那些人,不妨對紙的歷史好好反省一番。

我們習以為常,認為「科技」僅指物質器具、十九世紀時期的機械,乃至於現在電子的發展。殊不知,根據《韋氏詞典》(Merriam-Webster’s dictionary),這個字眼也能指稱任何「實用的知識應用」。

需求永遠是科技發明之母。在紙張之前,有無數的發明產物;首先是口說語言 ,接著是繪畫,爾後圖形文字,再來字母,然後拼音,之後寫字,接下來紙張。有紙之後方有刻版打印、活字版、打字機、機械式印刷機,然後電子的文書處理機和電子印刷機應運而生。需求一現,立見解決之道。每一個想法又引發另一個需求。在這種情況下,最初的那些發明(口語而後文字)皆非物質產物、非人造物,因此按照傳統的認知,也非「科技」。然而,它們在社會和歷史上的運作和影響卻無異於科技──是創始的科技。口語是車輪,最終通往紙大車。

研究紙的歷史暴露出一些歷史上的錯誤觀念,其中最嚴重的就是這個科技謬論:以為是科技改變社會。實則恰恰相反。社會發展科技是為了表述它正在發生的變化。來看一個簡單的例子,西元前二五○年,中國的蒙恬發明了以駱駝毛 製成的毛筆。他的發明並未突然激發中國人開始寫字、畫畫,或是發展出書法。相反地,中國的社會早已建立一套書寫系統,只不過也已經對更多書寫的文件和寫出更精緻的書法,需求愈來愈迫切。中國人之前使用的用具,用小樹枝沾墨汁,無法滿足這項日益增長的需要。蒙恬發現了一種能夠既加快寫字和書法,又大幅提高品質的用具。

歷史上,研究紙的編年史家們總愛為紙的角色發出這樣的豪語:沒有紙就沒有建築;沒有紙,就沒有文藝復興。假如世上沒有紙,也不可能會有工業革命。
61 2 3 4 5 6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