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五社聯合書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9
這總算熬到千萬人朝夕盼望的一天了,勝利,勝利,這輝煌的,被人高聲吼出的語句背後,有多少災患?多少浩劫?它是人們用多少犧牲?多少淚水?多少以鮮血寫成抗爭換來的?無數飽受苦難的人心裏明白,差不多每個百姓的記憶中,都鐫刻下那些痛苦的痕跡,這場打熬了八年的抵禦外侮的戰爭,勝利在本質上並不空洞,至少,它使淪陷區的人們,從牛馬蟲豸,恢復了人的尊嚴,確立了人的地位,使他們有信心重建已成廢墟的鄉井。
 
戰前的那段日子,中央就曾排除萬難,加速地方的建設,在縣城試設發電廠,介紹漁農畜牧的新方法,輸灌新的蠶商智識,協助地方建堰堤,興水利,改良教育,更集中舉國之力,疏導多災多變的淮河,使其避除淤塞,通達大海,這許多事情,有的初初倡辦,有的未竟全功,戰爭就已經爆發了。在鬼子的統治期間,農耕荒廢,城市蕭條,百興一變而為百廢,農校成為一片瓦礫,電廠被轟炸成池沼,淮河淤沒於黃沙,即使中央很快的回來,這一切,仍得要從劫後荒墟上一一重建了。
 
就眼前的形勢而言,人們關心的還不是這些,而是鬼子放下武裝,遵令到南方集中後,所留下的真空由誰來填補,由於路途遙遠,軍運艱難,中央大軍一時無法到達,蘇北地區集結的共軍必會利用這段空隙席捲這塊地方,使這方百姓未嚐勝利之果,先受他們肆意荼毒。
 
當然,域區的百姓對於岳秀峰司令都極信仰,但就大勢說,岳部已經成為一支被圍的孤軍,岳秀峰再是英勇善戰,雙手難撐這一角崩天,當共軍傾巢南犯時,蒿蘆集地區只是一道土堤,能暫時阻遏洪峰罷了。……城裏有個老儒士吳大先生,最敬佩岳秀峰司令,他常常跟幾位老友說:
9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