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內容連載 頁數 3/6

在初期案例蒐集時,團隊成員便對受訪者的組成進行討論,辯證主題聚焦在年齡、居住所在地以及性別、職業的歧異性,除形塑個體的差異性,也進一步成為復健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客觀條件,因此工作團隊希望能夠適切處理這些不同的向度。儘管如此,仍無可避免的使受訪者過度集中在北部地區,這一點,我們希望未來有其他縣市的傷友可以不吝指教,提供不同的復健生命經驗。
 
照亮不完美的制度暗影
 
《結痂週記》以八名特約記者追蹤八名八仙事件傷友的方式進行報導,採訪時程為半年,半年期間,八名特約記者每週報導八名受訪者回歸社區後的復健生活。藉由人的故事,呈現日常與社會制度碰撞後產生的各式衝突;不僅是以人為本的生命故事,更是在社會體制與文化底下的人本敘事。
 
我們相信,以人為本,就是以社會真實為本,《結痂週記》是社會制度缺陷下的公安故事,八名受訪者則讓我們重新照亮不完美的制度暗影。
 
每一次的會面與採訪,都是一種對他人生命的「介入」,我們希望這樣的介入所擁有的合理性,是社會對此事件的重新反省,這樣的「侵入」才具有引起社會對風險意識認識的正當性。我們以介入的旁觀者做為報導文本的要求,使《結痂週記》的口述歷史成為一起公共事件,而非僅個人生命的窺見。
 
本書邀請八仙事件臺大醫院聯繫人黃佳琦社工師,寫下自身面對大批燒燙傷患者的實務經驗,她也為報導團隊的專業顧問,提供專業建議;前消防署災難應變組組長林金宏協助消防科學的專業見解;奧克拉荷馬州立大學消防暨災害管理學助理教授張賢龢、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副教授單信瑜,為我們撰述災難應變與管理的專業見解;負責多位八仙傷友的物理治療師陳淵琪,特此感謝。
 
他們的生命經驗,也是我們的人生
 
《結痂週記》為期半年的採訪報導,橫跨二○一六上半年,無論對報導者及受訪的傷友都是艱鉅挑戰,我們並不擔心報導的貧乏與日復一日的單調,因為這就是復健生活的日常,也是日常的必然;這是他們的生命經驗,也是我們的人生。
 
最後,特此感謝這八位願意接受採訪的傷友,謝謝你們願意從平靜生活中再一次站出來,因為你們的挺身而出,才有《結痂週記》;也感謝關注本議題的朋友,因為你們的關注,我們的工作才有意義。謝謝。
6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