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加碼
內容連載 頁數 1/3
當母女關係不親密的時候

我們走過成長的各個階段時,如果受到父母的養育與關愛,就會在安全感中漸漸長大—我們的情感需要得到了滿足。但是一個女兒如果得不到這種養育,成長過程中就會缺乏情感自信和安全感,因而必須自己找出獲取這些感覺的方法;但是如果她一開始不知道何以總有空虛感的話,這點是很難做到的。

在正常情況下,母親會與嬰兒互動,對孩子的每一個動作、表達,以及需要做出回應。她因而培養了一種信任和愛的連結。孩子學會相信自己能從母親那裡得到身體上的需要、情感的溫暖、同情,以及認可,使她得以發展出自立自強的能力。但是一個沒有同情心的母親無法跟女兒之間發展出緊密連結,她只在符合母親最大利益時才為女兒做事。這個女兒就會在懷疑自己的情況中長大,擔心被拋棄,預期在人生任何轉彎處都會被佔便宜。

蓋娥告訴我的一個夢境,說明了母親過度自戀所造成的驚人效果。她一生中不斷出現這個夢,從兒時到成年都受到夢境的攪擾。

我正在夏天的草原上跳舞,腳下鋪滿野花,頭上有大樹遮蔭。草原上的草長得很高,吟唱的小溪穿流其中。我看到空地上有一匹美麗、神采奕奕的母馬,牠正在吃草,並未被我的接近而打擾。我開心地跑向牠,期待牠會對我報以感激的嘶叫聲而接受我從附近摘下的一顆蘋果。可是她不僅忽視我和蘋果,還狠狠地在我肩膀咬一口,然後若無其事地繼續低頭吃草。

蓋娥敘述了這個故事以後,悲傷地對我說:「如果我自己的母親無法愛我,還有誰會愛我呢?」

蓋娥逐漸了解,她夢中的母馬代表了她渴望一個夢幻母親,那個她但願自己擁有的母親;也代表了她真實的母親,那個通常對她置之不理,不提供她所需關愛和肯定的母親。

人類天性很自然地會渴望一位完完全全喜愛妳每件事的母親,希望能將頭靠在母親胸前,感受到她的憐愛所帶來的安全感和溫暖。妳會想像當妳需要她時,她會說「寶貝,我就在這裡」。我們需要的不只是遮雨的屋頂、吃下的食物,以及身上穿的衣服;我們需要一個能夠信任的、愛我們的父母。

我六十歲的客戶貝蒂表示,她仍然希冀自己能有一個好母親,但其實很久以前就已不認為會有結果。「我之前會哭著入睡,但願自己有那樣的母親來愛我,為我煲一鍋湯。」
31 2 3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