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的療癒展
內容連載 頁數 7/8

午餐休息時,我就讀電郵。其中一封來自芭芭拉(Barbara),她六十八歲,來自明尼蘇達州,最近剛守寡。「就在我還處於哀傷期時,我發現了丈夫長期有婚外情的證據。現在我得面對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比如,我是否應該告訴我的女兒?更糟的是,我丈夫在社區裡深受愛戴,我還經常收到邀請參加他的追思會,這些追思會的參加者也包括我所有的朋友。我覺得深陷困境之中,我一半希望不讓他的名聲受損,另一半卻感到痛苦,希望說出真相。」在電郵中,我們談到發現這個事件,就足以改變我們對他人整個人生的觀點,其威力是如此巨大。而一個人在遭受背叛,又守新寡的雙重失喪情況下,要如何才能重建其人生和身分特質?

蘇斯(Susie)的簡訊則充滿理直氣壯的怒氣,她為母親感到憤憤不平。「她是完美的人,儘管父親長期有婚外情,她還是守在他身邊,直到他去世。」我心想,她是否曾想到從另一個角度來解說這個故事?也許她父親是真心愛著另一個女人,但卻選擇留下,為了這個家庭而犧牲自己?

亞當(Adam)是一位年輕治療師,他參加我的培訓課程後,傳給我一個臉書簡訊。他寫道,「我一直都認為不忠是羞恥的行為,這些人應該守規矩,尊重他們的婚姻伴侶,別在背後搞鬼。然而,我在討論過程中,卻猛然有所醒悟。我們所在的討論室雖然安全而舒適,我卻感到不安,不斷改變坐姿,彷彿椅墊中燒著煤炭,促使我面對真相。我一直忽視一個事實,就是我的父母相遇時,他們都已經結婚。事實上,我母親就是為了離開有家暴行為的丈夫而去接受我父親的諮商。他們發生了婚外情,我才會來到這個世上。三十四年前,我的父母正是由於出軌行為,結果找到了他們願意彼此相守一生的伴侶。」亞當原本黑白分明的想法,無論在其個人經歷或專業上,都受到了干擾。
8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