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書展_春季特談
內容連載 頁數 1/1
摘錄自前言
 
有故事的人/說故事的人
 
「在這裡的每個人都背負同樣的重擔以及類似的痛楚,雖然背後的故事各有不同」——〈人力儲備中心裡的人們〉
 
第五屆移民工文學獎,破紀錄收到553份投稿稿件,是第一屆來稿量的一倍以上,在手機、平板載具越發便利,視覺聽覺內容超載的今天,慶幸仍有這麼多人對文字有所需求,視文字為陪伴、自我治療、述說心聲,甚至是砥礪心志、對抗壓迫的工具。這些稿件內容雖然多圍繞在移民工的移動與勞動經驗,但題材與視角卻是越來越多元的。今年我們依照題材,將得獎作品及部分入圍初選的作品分成「愛,無以名狀」、「人,無以為人」、「囚,無以自由」、「家,無以歸返」及「異地.他鄉」五個類別。雖然為了閱讀方便而分類,但我也得澄清,每個得獎者或他們筆下的人物,各個都有幾分難以言盡的愛、有不被人道對待的經驗、有受到禁錮的身體或心靈、有回不去的家鄉,跟離不開的異鄉。
 
愛,雖然無以名狀,但愛也是這些稿件最核心的關懷。除了抒發對家鄉及親人的思念,歷年來許多作品,以旁觀者之姿,冷靜地描寫他們在工作現場——醫院、安養院、雇主家庭——的所見所聞,時常也對兒童教養及孝親觀念有強烈卻也無奈的批判,如Andri Setyowati的〈心靈之家〉,雇主將家中長者送進安養院、定時送些餅乾麵包、人死了便請人料理後事,在時間即金錢的資本主義社會裡,以金錢實踐孝道,顯得合情合理,但對於許多來自家族觀念甚重的東南亞移工而言,或許是語言、飲食之外最大的衝擊。
 
11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