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自然生態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8
Chapter 5 小小孩的身心發展與自理能力
──刺激多元感官學習,引導孩子階段性成長
 
○到六歲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期,
 
因為寶寶自出生後聽到、看到、摸到、聞到等不同的感官刺激,
 
都會讓大腦的神經元快速且大量增加彼此間連結,
 
進而讓孩子在身體動作、語言、認知、生活自理能力及社交情緒等有顯著發展。
 
影響孩子發展的兩大重要因素分別是先天和後天。先天因素指的是爸媽給孩子的遺傳基因;後天因素指的是環境,包含大人教養孩子的方式,以及孩子所處的環境能否提供足夠的探索和互動機會等。
 
從「發展里程碑」看孩子成長
 
雖然每位孩子的發展速度都不同,但在每個年紀仍有應發展出來的能力,而每個階段的發展能力都作為下一階段發展的基礎,這就是「發展里程碑」的概念。倘若父母能瞭解孩子在各階段的發展里程碑,仔細觀察孩子各領域的行為表現,並提供孩子充足刺激和互動陪伴,才能幫助孩子的大腦有健全良好的發展。
 
然而,台灣的低出生率讓孩子成為家中至寶,大人的無微不至照顧很容易成為大腦發育的不利因素,再加上仍有不少爸媽心存「大隻雞晚啼,長大就會好」的迷思,即便保母或老師提出專業觀察,並表明憂心之處,但爸媽常置之不理,認為等孩子上國小後自然就會。然而,真相卻是,孩子在國小繁重課業及複雜人際互動雙重壓力下,出現更多學習和適應問題,到那時,無論用何種方式補救,雖有幫助,但成效畢竟較有限。
 
兒童發展存在著明顯的個體差異性,有些孩子動作發展得快,有些則是語言或認知功能較好。那麼,爸媽該如何瞭解孩子在每個階段應有的發展能力?
 
寶寶出生後,家長都領有一本「兒童健康手冊」,內容除了有○~七歲兒童生長曲線百分位圖、相關保健知識、預防接種紀錄與健康檢查,也附有兒童發展連續圖,讓爸媽可以隨時掌握孩子在各年齡的發展里程碑。假使爸媽、保母或老師對於孩子的各領域發展存有疑慮,都可諮詢相關專業人員,以釐清該持續觀察或須調整教養方法。
 
總之,爸媽時時掌握孩子的成長發育情形,才能提供最適合的教養環境,幫助孩子有更好的發展。
8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