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五社聯合書展
內容連載 頁數 4/4

7 磨利鋸刀。我們必須平衡生活中的身體、靈性、心理和社會層面。以「磨利鋸刀」來提高生產力,這牽涉到在上述領域花時間定期更新自己。
 
總評
 
作者為了讓我們更了解他心目中的英雄──班傑明‧富蘭克林的哲學,列舉他是實踐品格倫理的完美典範,是「一個人努力把特定的原則和根深蒂固的習慣整合起來的故事」。埃及前總統沙達特啟動的中東和平協定,這在柯維的心裡排名也很高,列為成功「改寫腳本」的人。柯維用集中營倖存者維克多‧法蘭可(參見《活出意義來》)的故事來支持他的個人責任倫理,還有用亨利‧大衛‧梭羅(參見《湖濱散記》)來闡釋獨立的心靈。
 
有人說柯維的七大習慣只是普通常識。個別來說可能是,但是以這樣的順序打包在一起,再加上以原則為核心的哲學來支持,就會產生柯維所讚揚的協同效應。
 
對於「自我成長」的普遍批評是:一場研討會或一本書可以帶給我們極大啟示,然後我們就忘記了。透過把習慣當成行動和改變的元件,《與成功有約》賦予讀者動力,把書上的教導融入日常生活之中。我們受贈了改變小事以完成大蛻變的方法。
 
史蒂芬‧柯維
 
生於一九三二年,柯維擁有哈佛的企管碩士學位,大部分生涯在猶他州的楊百翰大學度過,他是那裡的「組織行為和企業管理」教授。
 
一九八四年,他成立了「柯維領導力中心」,十三年後與「富蘭克林探索公司」(Franklin Quest company)合併,組成「富蘭克林柯維公司」,銷售領導力和生產力領域的學習和表現工具。柯維的其他著作包括:《與領導有約》(Principle- Centered Leadership)、《與時間有約》(First Things First)、《與幸福有約:美滿家庭七習慣》(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Families),以及《第八個習慣》(The 8th Habit)。
 
柯維擁有好幾個榮譽博士學位,並且獲選為《時代雜誌》「二十五位最有影響力的美國人」。他與妻子珊德拉(Sandra)住在猶他州的普若佛(Provo)。他們擁有九位成年子女和五十二位孫子女。
 
在一場嚴重的腳踏車車禍後三個月,柯維於二〇一二年逝世。
 
4上一頁 1 2 3 4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