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
飛越宇宙人間

飛越宇宙人間

  • 作者:吳豐山
  • 出版日期:2020/01/20
內容連載 頁數 1/4
卷二 地球
 
7、地球與太陽的微妙距離
 
如前卷所述,在太陽系中,有九個行星。這九個行星圍繞恆星太陽,以順時鐘方向公轉,但由於與太陽遠近距離不同,承受的太陽照射也就不同。距離太陽最近的水星,被太陽烤得炎熱無比,向陽面高達攝氏四二三度,足以把鉛融化。距離太陽最遠的冥王星是個冰球。二○○六年國際天文協會將冥王星從太陽系行星清冊中除名,理由是它不符行星的共通條件。
 
地球與太陽距離一億五千萬公里,科學家在讚嘆地球時,說它與太陽的距離不近不遠,恰到好處。事實上,這個距離使得地球不太冷不太熱,然後經過四十六億年的演化,使地球有了一個五十公里厚的大氣層、有氧氣、有水,有了萬物滋生的環境。
 
8、地球的kr月
 
清川昌一博士是日本地質學家,白尾元理是位物理學家,兼攝影家,二人合著《地球全史 ─四十六億年的奇蹟》一書。聯經出版公司在二○一六年出版了由陳嫻若翻譯、謝隆欽審定的中文本。
 
本人主要根據這本書的內容,整理出以下相關地球歲月和地球結構的記述:
 
何以得到四十六億年的結論?
 
一九五○年代,利用放射衰變原則進行年代測定,初步得出四十六億年的數字。
 
一九六○年代出現了能統一說明地球表面變動的理論體系「板塊構造說」,解開了從前謎樣的地質現象。
 
一九七○年代經由研究阿波羅計劃從月球帶回來的岩石,得到進一步結論。
 
一九八○年代利用X光原理,將透視地球深處的地震波斷層攝影實用化,在「地函」內部拍攝到隱沒到巨大熱柱和海溝中的板塊殘骸,產生了新的地球觀「熱柱構造說」。
 
一九九○年代科學家經由再度修正、批判過去研究成果,確認四十六億年的結論。
 
9、地球的結構
 
地球是一個圓體,由內而外,分為地核、地函、地殼。其中地核由金屬鐵組成,佔地球直徑一半。地函是岩石。地殼只是薄薄的一層,大約五到四十公里。
 
地球半徑六千四百公里。
 
如果一定要比較大小,太陽直徑一四○萬公里,其體積是地球的一百多萬倍大。
 
地球的結構也有變化過程。其過程分為冥古代、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三疊紀─侏羅紀(中生代前期)、白堊紀(中生代後期)、古近紀─新近紀(新生代前期)、第四紀(新生代後期)。
41 2 3 4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