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6
【繩文時代② 東京沉沒的真相】
神社坐鎮之地
東京(江戶)受地利之惠而享盡繁榮富庶,卻也定期遭受大地震襲擊。
江戶是遵循風水之術規劃的地區,但風水之術不可能違悖大自然,而是順應大自然。
即使到了現代,東京與關東中南部仍履履被告知恐有垂直型大規模地震來襲,卻無人可預測何時發生。
順帶一提,古老神社幾乎都座落在與天地異變無關的位置。在道教、風水之術傳入日本之前,早期的日本民族就擁有探尋這類「聖地」的能力,所以選在這些聖地祀奉神明。
早在繩文時代,日本民族就發現這類聖地,一開始僅止於膜拜岩石、樹木或丘陵,後來才於這些地點設立簡單的信仰設施,這些信仰設施後續又隨著時代流轉而日益宏偉。
古老神社座落之地正是這類聖地。在眾多古老神社之中,於《延喜式神名帳》登記在冊的延喜式內社本殿從未因地震而崩塌過(拜殿不時會傾倒,但有些人將這種現象解讀為某種「預兆」)。換言之,延喜式內社的本殿至少在這一千數百年之間安然無恙。
這項事實是鐵一般的證據。這類的地理位置在風水學是所謂的龍穴,是被另眼看待之地,所以才被奉為神明棲宿之所,而非人類可居住的地點。
橫貫日本列島東西的斷層線為中央構造線,而這條巨大的構造線從茨城縣與千葉縣的縣境延伸至熊本縣與鹿兒島縣的縣境。
在這條構造線上,由東而西依序有鹿島神宮→諏訪大社→砥鹿神社→伊勢神宮→丹生都比賣神社→伊太祁曾神社→日前神宮.國懸神宮→大麻比古神社→阿蘇神社→神田神社座落於此。
除了伊勢神宮之外,座落於這條構造線的古老神社都是一宮(從古代至中世挑選的神社,也是社格最高的神社。),換言之,都是自古以來受日本人祭祀的聖地,歷史也最為悠久。這個現象可不能只以一句「偶然」輕輕帶過。
由於「一宮」本身的淵源與由來已年久失傳,所以到了明治時代,神祗省一手創立了官國幣社制度這項新的神社制度,再依此制度重新指定神社的位格,而自古傳承的「一宮」也得以保存。
我認為這些「一宮」的作用在於「鎮壓脾氣暴躁的神明」,簡言之,是為了鎮壓地震,所以若曾發生讓這些古老神社崩壞的大災難,那至少是二千年之前的事情。
共
6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