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五社聯合書展
內容連載 頁數 2/3

這社長的遭遇確實很值得同情。
 
據他說後來底下的店長非但沒有感謝他,甚至互相比較薪水,抱怨自己領的不夠多。那位社長氣得要死,這就是給了不該給的獎勵。
 
每個月支付高薪,還要應付底下的人抱怨,實在是吃力不討好。
 
社長很後悔自己的作為,他決定以後再也不加薪了。
 
其實我們不難想像,那些店長原本的自我要求,比社長想像的還要高,他們是真心想把自己的分店經營好。
 
這時候社長拿錢來衡量他們的努力,不只沒有提升他們的幹勁,反而讓他們產生複雜的心情,最後心生不滿。
 
這就是很典型案例。
 
那些店長已經不是自動自發賣力工作(為了自己),而是為了社長發的獎金工作(為了別人),目的完全改變了。像這種人心的複雜變化,各位不可不慎。
 
用獎勵操控人心,很有可能壞了下屬的幹勁。如果你是組織的領袖,一定要特別的小心。
 
同理,用獎勵鼓舞孩子念書,孩子會越念越沒興致。
 
假如你看到孩子突然熱衷某件事情,請不要提供多餘的獎勵破壞他的熱忱。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都注意到了,人類不會真的為了金錢或獎勵而努力。
 
再怎麼懶散的人,內心也想靠自己的意志去做一番事業,無論大人小孩都一樣。畢竟人類是一種複雜又崇高的生物。
 
這也是人類和其他動物決定性的差異,各位千萬不要因好心壞了事。
 
做得好就給予獎勵,做不好就施以懲罰,用這種方式只能提升「外在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而且最終都會遇到瓶頸,這一點前面已經說明過了。
 
因此,改用另一種提升幹勁的機制,亦即「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結果會更好。
 
俗話說得好,人不能只為麵包而活。人生在世,追求獎勵與報酬不是唯一目標。我們都需要精神上的充實感和生存意義,這種「內在」的滿足感,才是幹勁的來源。
 
那麼,具體來說什麼叫內在的滿足感? 人類要感受到什麼樣的情緒,才會活得開朗又充滿幹勁?
 
培養長期幹勁的「心理公式」
 
心理學家阿特金森(John William Atkinson)提出了兩大重點,一是「期待」
 
(expectancy),二是「價值」(value)。簡單說,期待是指「達成目標的成功率」,價值則是「目標是否有魅力」。
 
的確「成功率」和「魅力」這兩大要素,是人類是否願意主動嘗試新事物的重要關鍵。
3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