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內容連載 頁數 3/7

就因為太怕海,所以海邊成為一個被遺忘的邊陲角落,那裡成了垃圾場,成了重工業、汙染工業的落腳處,成了被恣意破壞的地方,然後我們再築起一道道海堤,丟下成千上萬的消波塊,形成高聳堅固的圍牆,畫下清楚的界限,至此把大海隔絕於島外。於是我們擁有全世界密度最高的人工海岸,每公里要花上億台幣的經費來維護,成為不折不扣的「黃金」海岸。
 
為了縮短30分鐘的車程,把絕世美景當祭品?
 
因紀錄片的拍攝,我們跟著主角之一的廖鴻基來到台東太麻里,走在台九線大武段的海岸線上,這裡被稱為台灣最美的公路,還有一個最美的多良火車站,濱海又臨山的天然位置,正是台灣天然環境的最佳寫照。但這裡,卻正發生著各種海岸線被凌遲的現況。南迴改公路工程正在緊鑼密鼓進行著(編註:已於2019年12月23日完工,全線通車),各式工程車出現在海灘上,突出的鋼筋水泥取代了綠意,而高聳又突兀的金崙高架橋,像把利刃,在一位熱帶女子美麗溫柔的臉頰上,殘酷無情的劃開一刀。
 
雖然說,人類文明開發總是需要伴隨著破壞,但是為了縮短30分鐘的交通車程,是否需要把絕世美景當作祭品?這個一去不復返的代價,需要你親臨現場才能判斷。但如果海洋和你無關,你也對她漠不關心,就落實了「效益」與「利益」才是眾人在乎的,於是最美的公路,自此成為車輛無法放慢,甚至暫停欣賞美景的快速道路。
 
畫地自限,就像一隻自囚籠裡的鳥。
 
我們對海,充滿了許多不切實際的恐懼,以為築起圍牆就能把海上來的惡魔阻擋在外,卻不自知這只是把自己困在裡頭,像隻自囚籠裡的鳥。
 
現今想要親近海洋的我們,變得需要翻越層層限制,走下巔坡,在如同障礙柵欄的整片消波塊中上下攀爬,過程充滿危險,想要踩上近在咫尺的海與浪,竟如此的不容易!當好不容易闖關成功,順利走在沙灘上,你的心情絕對是開闊愉悅的,海,就是如此具有療癒能力。
7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