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內容連載 頁數 5/7

恐海症目前尚無有效藥物可以治療,唯一的方法,必須靠基因逐代改良,藉由教育和日積月累的生活經驗,讓親海成為事實,愛海成為能力,這樣海洋才有可能除去恐怖標籤洗去汙名,真正融入我們的生活當中,與海的關係培養需要循序經由認識、體驗、學習、擁有,才能逐漸除去恐懼與疑慮,我們才有機會再成為一個真正的海洋之子!
 
一萬名海洋之子‖台灣的希望在海洋,海洋的希望在未來,一萬個海洋之子靠你支持!
 
《男人與他的海》從2016年開始拍攝,最後總共經歷了兩年拍攝期和一年的剪接時間才完成,最花錢的在前頭的拍攝期,特別這次又是海洋的議題,所以海陸空三個不同空間的器材需求都很不一樣,海上拍攝的不確定性也高,時間耗時風險高,開支自然就大。雖然紀錄片不如劇情片陣容那麼大,每天一開工就是幾十萬、上百萬經費在燒,但是把製作時間拉長之後,總計下來的基本人事成本也很驚人,好在一開始就順利申請到文化部的紀錄片補助,才讓這條船能夠駛出港口,開始冒險旅程。
 
旅程中間也靠著幾位貴人,像是趨勢教育基金會陳怡蓁執行長的大方贊助、國際通商法律事務所的傅祖聲律師號召親友小額支持,以及平時靠拍商業廣告攢下的一些小錢,才能支持一個製作團隊,一起走完這三年。
 
當然也非常感謝我的專業夥伴,監製朱全斌老師,傾全力幫我找人脈、找資源,還有最重要的攝影師張皓然,空拍、海上和潛水一人全包,無所不能的全方位功力,讓我對攝影的品質沒有後顧之憂!
 
不過Time is Money,這三年在片子完成初剪,即將邁入最後配樂製作、混音、特效和調光的後製階段,不知不覺已經花費1000萬台幣,把僅有的能力消耗殆盡了。加上片子最後要進戲院做大銀幕的放映,剩下的後製品質也必須拉高規格,更是一點都不能省略和馬虎,否則就會虎頭蛇尾,前功盡棄!
 
所以,為了籌措最重要的500萬元缺口,於是我們第一次嘗試對群眾募資。
 
貝殼放大是我們這次合作負責做群眾募集的公司,他們的團隊陣容非常浩大而且實力堅強,在國內的戰績也非常響亮,但是一聽到我們的目標是500萬,也猶豫了一下,這是一個不低的金額,以過去台灣電影,特別是紀錄片募資的記錄來看,一旦達標,將會是紀錄前三名的成績!
7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