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愛因斯坦致力為外在世界的各種能量建立一個「統一場論」一樣,坎伯也致力於為各種我們內在的能量鍛鑄一個統一的理論。他認為,所謂的「神」,不過都是這些人類內在能量的擬人化。而物理學家所稱為的「實在的肌理」(fabric of reality),在坎伯那裡則被稱為「寶石的網絡」(the net of gems)。「寶石的網絡」這個隱喻,源出於印度人的宇宙論,而它也是對坎伯把神話、宗教、科學與藝術編織在一起的努力的一個妙喻。他認為這些不同領域裡的老師,致力的是同一件事情,認為在人類的精神史的全程裡,有同一個系統的原型衝動(archetyal impulses)――「同一首宏偉莊嚴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