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公告:2025年博客來春節過年各項服務詳情

科普高單套書展
英雄的旅程(三版)

英雄的旅程(三版)

The Hero’s Journey

  • 作者:
  • 出版日期:2020/04/06
內容連載 頁數 2/9

就像愛因斯坦致力為外在世界的各種能量建立一個「統一場論」一樣,坎伯也致力於為各種我們內在的能量鍛鑄一個統一的理論。他認為,所謂的「神」,不過都是這些人類內在能量的擬人化。而物理學家所稱為的「實在的肌理」(fabric of reality),在坎伯那裡則被稱為「寶石的網絡」(the net of gems)。「寶石的網絡」這個隱喻,源出於印度人的宇宙論,而它也是對坎伯把神話、宗教、科學與藝術編織在一起的努力的一個妙喻。他認為這些不同領域裡的老師,致力的是同一件事情,認為在人類的精神史的全程裡,有同一個系統的原型衝動(archetyal impulses)――「同一首宏偉莊嚴的歌」。
 
坎伯是個破格的學者、老師與作家,而他所走的道路,和他在萬千神話裡發現的「左手道路」(left-hand paths)隱然相似,不管那是《由誰奧義書》(Kena Upanishad)裡所說的「一條鋒利得像剃刀邊沿的橋樑」,還是佛教所說的「中道」,又還是聖杯傳說中那個「沒有路或徑」的黑森林。他依循著直覺,在傳統學術界的殿堂之外另闢徯徑,沿著自己的學術的「道」(Tao),走入一種對神話的靈性與心理學性的觀照,擁抱一種諸聖徒與薩滿巫師所可以直接體驗的超越真實(trancendent reality)。這種被神祕主義者稱為宇宙意識(cosmic consciousness)的直接知覺,說成是與眾神的親身會遇也不為過。那是一種具有療力的靈視(vision),可以從表面的混亂裡看到秩序,可以在黑暗的核心抓住肯定生命的美(life-affirming Beauty)。如果誠如田納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所說:「從不停的流逝中搶奪永恆,乃是人類存在(human existence)的一大詐術。」那麼,像坎伯這樣能夠經驗永恆的人,就合該被稱為我們的騙子手,我們的靈性嚮導了。
9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