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十年前,《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和《華盛頓郵報》的頭條標題經常呼籲大眾對健康照護賦予更多同理心的時候,我已經參與同理心研究了。我跟麻省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ql)精神科合作,做了一項調查。我們想要知道,門診時,如果醫生的言行較有同理心的話,醫生和病人之間的心理參數是否會彼此符合。我們想看看是否可以找到具體證據,顯示兩個人「同步」的狀態。
我們使用一個簡單的技術,稱為皮電反應(galvanic skin response),測量皮膚的電阻變化。這是對情緒激動最敏感的測量了。我之前的一位學生,卡爾.馬爾希博士(Dr. Carl Marci),追蹤了醫生和病患的生理反應,看他們何時彼此同步,何時不同步。他追蹤了皮電活動,測量皮膚釋出多少汗水,代表當時生理和情緒活動的程度。然後我們問病人,醫生表現了多少的同理心。結果顯示,同理心越強的醫生,醫生與病人的生理跡象越彼此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