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書展_春季特談
內容連載 頁數 1/8
在本書開始之前,首先感謝讀者們對我的第一本書《大會計師教你從財報數字看懂經營本質》的支持。在出版之前,我萬萬沒有想到會獲得市場廣大的迴響,畢竟財報書很生硬,不是一般大眾會涉獵的領域。本書能躍上實體及網路書店的暢銷排行榜,大出我意料之外。
 
根據讀者反映,該書淺顯易懂,沒有繁雜的公式,讓非專業人士也能看懂財報,讓他們閱讀起來沒有障礙,是理解財報書的入門磚。收到讀者這些回饋內容,讓我非常感動,因為這正是我出版第一本書的初衷,能夠讓讀者有所獲益,就是最大的價值所在。
 
因為書暢銷了,商業周刊希望我本著相同精神,出版第二本書。第一本書出版後引發部分讀者一些問題,大概分四類。第一類問題是,當讀者將第一本書的一些觀念運用到其關注的產業時,發現無法合理解釋甚至產生錯誤解讀。例如有一個媒體將我認為一般產業負債比率不宜超過7成或8成的觀念,運用到新上市的和潤企業財報上,認為其負債比率偏高、很危險,不宜投資。這是把一般產業的標準誤套用到「準金融業」的結果。又例如2019 年,絕大部分實體通路業的負債比率均大幅上揚,引起市場的負評。這是因為新會計原則規定,自2019 年起,房租產生的契約負債必須全數估列入帳所致,這項規定讓原本財報數字還算正常的實體通路業,不再能套用一般產業的標準。再例如,一些分析師在2020 年4、5 月間打電話問我,為什麼新冠肺炎疫情導致股市大跌,壽險公司獲利依然良好?這是因為依會計原則,壽險業大部分的股票投資,在未賣出前的未實現損益,都可以遞延至出售時才承認損益所致。類此種種,花了很多時間回答上述諸多問題,讓我有點疲倦,也萌生想要寫一本介紹如何看懂產業別財報的書,讓讀者及分析師們能從書中找到產業財報的正確解讀方法。
 
本書的第一部分,我就介紹下列7個台灣較受關切或較容易被誤解的產業財報,告訴讀者這產業的財務報表各有什麼特色,如何解讀,並據以評估其財務狀況及經營績效:
8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