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2/7
閱讀是一種有聲活動,如果你覺得這個概念怪異或古老,只要看看四周:現代文明裡到處都看得到這種概念的傳承。大學課程(lecture)的基本型態就是某個人對一群聆聽者大聲讀出重要資訊(事實上,法文的lecture字面意思正是「閱讀」)。教會的儀式通常是某個人大聲對會眾閱讀。科學研討會、政治演說,甚至每週進度會報,都是根據古代個人在公共場合對群眾朗讀的模式演變而來。
到了第八世紀初,愛爾蘭修道士開始在字與字之間留出空格。後來這個潮流傳播到歐洲各地,無聲閱讀也隨之興起。所以,多虧一群古代修道士,你可以放心品讀這本書接下來的內容,不需要大聲念出來……
……真是這樣嗎?
只要稍加思索,就知道「無聲」閱讀這個概念不完全正確。你讀這個句子的時候,如果把注意力收回來,留意你大腦裡的狀態,很可能會立刻發現你聽見某個聲音。或者,更準確地說,聽見某個人的聲音。
有個聲音發自你大腦深處,隨著你的視線讀出每個字。你聽見的十之八九是你自己的聲音,但未必總是如此:
「我吃掉他的肝,配點蠶豆和上等奇揚地葡萄酒。」
「我沒有跟那位女士發生性行為。」
「那是個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
假使你熟悉這幾句話,那麼你讀的時候很可能會聽見霍普金斯令人背脊發涼的清晰口吻、柯林頓慢條斯理的自信語氣,以及阿姆斯壯伴隨雜訊的聲音。原來,我們讀的文字如果跟某個特定的人有強烈連結,我們就會聽見他或她的聲音(當然,這種現象只限於我們對寫那些文字的人夠熟悉。我在想,此時此刻聽見我聲音的人,大概只有我母親。嗨,媽!)
很顯然,無聲閱讀原來並非無聲。可是,對於本章主題,這有什麼重要的嗎?為了弄明白我為什麼帶著你旋風似的回顧閱讀歷史,我們需要暫時換個檔,探討另一個看似無關的話題。
事倍,功半
實驗一
做這個實驗你需要兩種口語的聲音來源(我發現最便利的組合是一台電視加一台收音機)。
1、打開電視,找個「人頭在說話」的節目。
內容不重要,可以是新聞報導,可以是運動論壇,可以是天氣預報,只要找個有人說話的頻道就行。
2、打開收音機,轉到某個調幅電台的「談話」節目。同樣地,有人說話就好,內容無所謂。
3、你的目標是同時聽懂電視和收音機裡的人各自在說什麼。試試吧……
共
7頁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