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五社聯合書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8
第一章 求知意志(節錄)
 
求知的愉悅
 
先前我似乎都在強調知識的幻想造成的負面情緒,尤其是攻擊性與焦慮。但知識也會讓人在寫作學術性與泛學術性的東西時相當愉悅,因為我們不僅能讓別人產生或繼續產生各種焦慮,更能超越過去那些陷入焦慮的自己,得到復仇和勝利的快感。在各方面都有錢有勢的白人男性,總因為自己的罪惡或不勞而獲的特權而焦慮。這種隱隱的焦慮而非徹底的不幸令他們擔心自己變得無知,所以總需要證明自己對未來無所不知。但重要的是我們得知道,知識未必只會讓我們變得陰鬱或者殺氣騰騰。知識對情緒的影響,似乎對於愉悅與生存也不可或缺。
 
舉例來說,知識同時需要穩定與改變。我們甚至可以說,知識就是在這兩者之間搭起的橋樑。知識不僅能讓我確定,眼前的世界即使在我沒有經驗或感知的時候也會繼續存在,也讓我能適應這個世界。這不只是某種抽象原理,畢竟世界的穩定與改變都與我們的情緒密切相關。勞倫斯.傅利曼(Lawrence Friedman)因此主張我們投注的情緒是知識的核心。它認為情緒不僅會讓我們認為世界中的某些事物特別重要因而特別感興趣;同時更構成了自我與世界之間的基礎關係,讓我們得以獲得知識、發展心理。這些情緒讓我們既能保護現狀,又能大膽冒險。知識讓我們知道世界不會突然改變;我們也正是因為信任知識,才能去檢驗、推測、探索——傅利曼認為「與環境之間的情感連結,可能讓嬰兒了解環境是有限的,這讓他能夠承受環境,並吸收新的刺激」。正如傅利曼簡述皮亞傑(Jean Piaget)遊戲行為研究時所言,知識是在適應與吸收的過程中發展出來的:
 
把模式發展成邏輯思維,是心智被外在刺激打亂之後,重新恢復平衡的方法。生物的存在目標,就是讓自己保持平衡。事實上,生物必須接受環境的影響,同時限制隨之而來的變化,藉此保留自己的組織與特性,才能順利適應環境。
8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