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創作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3
天塹之嘆——江南的故事
 
位於黃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區是華夏文明的主要發源地。由於開發較早,歷史上中原地區文明較周邊地區發達,統治該地區的政權也往往成為中國的中央政權。三國兩晉以後,長江中下游地區逐步得到開發,經濟重心逐漸南移,統一長江中下游也就成了中央政權必須面對的任務。然而江河水道常常是北方騎兵統一進程的天然障礙,跨越天塹成為中原政權能否實現南北統一的關鍵。秦滅楚、晉滅吳、隋滅陳、宋滅南唐、元滅南宋均是統一江南成功的歷史案例,赤壁之戰、前秦攻東晉、金朝攻南宋是統一江南失敗的案例。
鼎足歸一
 
臨江仙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這首由明代文學家楊慎所作〈廿一史彈詞〉中的一段開場詞,被小說《三國演義》放在卷首,與三國的故事一起傳唱後世,耳熟能詳。我們的故事,也就從江南地區開始被大規模開發的三國講起。
 
那是個動盪而多難的時代。
 
東漢末年,天災異常頻繁。除水災、旱災外,蝗災多發,最嚴重的一次波及整個長江以北的中原地區。草原鼠疫等瘟疫傷寒盛行多年,當時非正常死亡者「十居其七」,於是有了東漢末年醫聖張仲景的橫空出世,寫出了流芳百世的《傷寒雜病論》。此外,地震連連,波及甚眾,漢朝官員(尚書郎、太史令)張衡也由此研究發明了早於西方1700多年的世界上第一架測定地震及方位的地動儀。
 
多災多難引發政治動盪,流民四起,戰亂頻仍,死者枕藉。中國人口由黃巾起義時的5500萬(漢靈帝光和七年,184年)驟降至三國建立前的1500萬(漢獻帝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全國人口銳減了70%。三國時全國總人口僅約1000萬,不足當今北京市人口的半數。
 
變亂蜂起導致群雄並立。天下逐鹿,政權歸於誰手?從黃巾起義(184年)到赤壁之戰(208年)的24年,大體形成了以曹操、劉備、孫權為代表的三個主要勢力集團,後來分別建立了魏(220年)、蜀(221年)、吳(222年)三個政權,延續了426年的漢朝被三國取代。
31 2 3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