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五社聯合書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2
總論

小說與戲劇都在說故事,然而兩者有很大的不同,從情節的角度言,小說的結構以故事發展的佈局為主;戲劇則需在舞臺搬演,除了故事的情節結構,還得設計表演結構。亦即創作劇本,必須兼顧「故事結構」與「表演結構」。中國傳統戲劇以「排場」一詞說之,曾永義先生論其內涵,言:「排場是指中國戲劇的腳色在場上所表演的一個段落,它是以關目情節的輕重為基礎,再調配適當的腳色、安排相稱的套式、穿戴合適的穿關,通過演員唱唸做打而展現出來。」「排場」觀念始於元人雜劇,就是在情節與表演相互配合之下,在舞臺上呈現出的完整演出。王安祈先生改用「表演結構」說明這種「舞臺表演設計的整套結構」,或名「表演設計」,直言「表演結構設計的優劣直接影響整齣戲的成敗」。王先生所述,一方面突顯「表演設計」於戲劇的重要性,一方面可藉以檢驗劇本創作的優劣。

表演設計是劇本創作最困難之處,必須具備舞臺演出的實務經驗,在劇本創作之時,就得仔細考慮如何在情節進行中,結合表演設計,強化故事結構,增加劇作的可看性。立基於此,筆者因有一定的舞臺經驗,理解演員走位、場景設計以及燈光音響等舞臺配置,因此在進行本創作時,不僅只於故事情節敘事,還同時設想實際演出之可能,將表演設計融入劇本之中。

「歌仔戲」為臺灣本土表演藝術最具代表性的一種戲劇形式,其源可溯及明末清初的福建漳泉二州移民,將閩南的「歌仔」傳入臺灣,所謂「唐山過台灣」,飄移過海來到臺灣的人們,將故鄉的風俗信仰、歌謠舞曲也帶到了臺灣,只是臺灣環境文物畢竟不同於原鄉,所以「歌仔」所傳唱的內容,以及音樂曲風逐漸「在地化」,歷經數百年發展,逐漸形成「七字仔」,而後又吸收車鼓等陣頭歌舞,慢慢形成地方小戲,再由小戲吸收南管戲、亂彈戲、京劇、福州戲等劇種藝術元素,逐漸形成大戲,成為臺灣在地的民間主流劇種,且又回流至大陸閩南地區,在當地盛行。

閩南的歌仔戲藝人創造了【雜碎調】,又稱改良調,隨著都馬劇團流傳來臺灣,臺灣便稱之為【都馬調】。【七字調】與【都馬調】是歌仔戲最重要也是最難唱的兩大曲調,板式變化、唱腔轉韻千變萬化,是最考驗藝人唱功的曲調,對於編劇而言,【都馬調】長短句變化的竅門拿捏也是極難的。
21 2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