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8
►►第一章 技壓職棒大聯盟明星的女子:不談基因的專精模式(節錄)
1940年代初期,荷蘭西洋棋大師兼心理學家阿德里安・德赫羅特(Adriaan de Groot)開始鑽研西洋棋特殊技能的核心。德赫羅特會測試各種程度的西洋棋棋士,設法剖析最高段的特級大師比一般職業棋士更勝一籌、而一般職業棋士遠比俱樂部棋士優秀的原因。
當時普遍的看法是,棋藝高超的人在棋局中,會比棋藝不精的人想得更遠,棋藝純熟者和新手相比之下也是如此。但當德赫羅特要特級大師和技術嫻熟的人說出,他們在面對不熟悉的棋局所做的決策時,他發現,棋藝等級截然不同的人反覆思考的棋子數一樣多,而且提出的可能棋步大致相同。他想知道,既然如此,特級大師為什麼最後會下出技高一籌的棋步?
德赫羅特找來四名棋士組成一個小組,分別代表各自的棋藝等級:一位是拿過世界冠軍的特級大師,一位是有大師頭銜的棋士,一位是市賽冠軍,一位則是普通的俱樂部棋士。
德赫羅特又請了一個大師,從難解的棋局中想出不同的布局,接著他做的事情很類似史塔克斯三十年後對運動員所做的:他拿著棋盤從棋士眼前閃過幾秒,然後要他們在空白棋盤上重新擺放棋子。結果呈現出不同等級之間有何差異,尤其是兩名大師和兩名沒有大師頭銜的棋士之間。德赫羅特如此寫道:「差異明顯到幾乎不需要進一步證實。」
四次試驗中,特級大師看了三秒就重新擺出整盤棋,而大師可以做到兩次。棋藝較遜的兩人都沒辦法十分準確地重現任何一盤棋。總的來說,特級大師和大師在這些試驗中,準確重新擺放出超過90%的棋子,而市賽冠軍大約達成70%,俱樂部棋士只完成了50%左右。特級大師在五秒內掌握到的棋局,比俱樂部棋士在十五分鐘內掌握的還要多。德赫羅特寫道,從這些試驗可看出,「經驗顯然是那些大師棋士優異成就的基石。」不過,還要再等三十年才能證實,德赫羅特所看到的其實是後天習得的技藝,而不是天生非凡記憶力的結果。
共
8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