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書展_春季特談
毒藥貓理論:恐懼與暴力的社會根源

毒藥貓理論:恐懼與暴力的社會根源

  • 作者:王明珂
  • 出版日期:2021/03/01
內容連載 頁數 1/3
第一章 人類社群與其邊界

人類相聚而居,因各種目的與他人結群活動。這是人類動物性的一部份;在此方面,人類與其他群棲性動物(如牛、羊、狗等)並無差別。但在另一方面,人類「社群」的複雜性遠超過其他動物;社會生活中的集體恐懼、猜疑主要由此而生,也因此,人群之間與人群內的暴力遠超過其他群棲性動物。人類結群性背後有兩個重要因素。其一是,為了追求與保護共同資源與利益,人們密切互動而群聚,如人們為了狩獵與保護獵區地盤而組成獵團。其二是,因親緣關係及因此產生的情感而群聚,如以父系血緣關係與親人情感而凝聚的家族。這兩個因素彼此糾結,產生多樣性的人類社群。其間,人們或重現實利益,或重血緣情感,或二者並重。除了以共同利益與血緣情感彼此凝聚外,人們也以「非我族類」意識(the sense of otherness),以及對異族的敵意與敵對行為,以排除他者來凝聚我群。異族、異教徒、外地人、外國人這些詞,在全球各地各類型人群中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排斥、防範、猜疑與敵對之意。這就是所謂「族群邊界」(ethnic boundary)。本書首章便從介紹人類社群及其邊界開始。

人類社群的多樣性

社群一詞,對應於英文的community,其指涉意義相當廣泛。狹義的社群,便如community的原始含意,指在一區域內其成員平日彼此常有面對面接觸、溝通與互動的群體。譬如,一個村落的村民,一個當代都市住宅小區的居民,都是這樣的社群。現在社群(以及community)這詞被人們廣泛運用。於是廣義的社群包括,鄉土與氏族社群、專業社群、職場社群、宗教社群、移民社群、康樂及社交社群,等等。社群成員們不一定日常有緊密接觸,也不一定居住在同一範定空間。這樣的社群,其成員間的群體性或一體性,便或多或少地需要依賴一些定期集體活動來強化,如宗教團體的每週禮拜聚會,如定期舉辦的畢業同學會;或藉著一些虛擬的親族血緣關係來凝聚,如宗教團體成員以「弟兄姐妹」互稱,又如在民族認同下民族成員以「同胞」互稱。
31 2 3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