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五社聯合書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8
【第五章_華化與本土化:雲南人的形成】
〈從漢人到雲南人──十三世紀之前漢人的本土化〉

普遍來說,元代以前所有移民到雲南的中國人,全都被吸納入土著社會之中。莊蹻採納土著習俗來進行統治,他的士兵們生活在當地社會中,應當是和土著女性結合,他們後裔擁有的楚人認同因此日益衰微。漢代時期出現西南地區的第一波中國移民潮,幾乎所有移民都淹沒於廣大的土著人口之中。漢代日益頻繁的軍事、政治、經濟接觸與互動,造就出許多地方酋長與氏族,也就是所謂的「夷帥」與「大姓」。夷帥是透過與中國政權接觸而增加權力的土酋,大姓為力量最強大的移民及其後裔,他們利用漢朝政府來增進自身在當地事務中的影響力。大姓多是漢代官員或菁英的後裔,不過他們已適應地方社會。大姓的例子揭櫫土著文化所具有的力量,驅使中國移民們採納土著習俗以求生存並累積勢力。考慮到那時土著人口占絕大多數,難怪本土化的過程全面碾壓華化的過程。

南詔時期,主流趨勢持續為本土化。據《通典》記載,有些鄰近大理地區的人們宣稱自己是漢人後代,雖然他們的漢人特質已經因為本土化而消磨殆盡了。《蠻書》也有類似的論述,說有些當地人本是漢人。此外,有些漢人開始服務於西南土著社會或君主,這是政治認同的轉變趨勢。政治認同的轉變恰恰呼應了中國帝國統治者的擔憂,也就是擔憂在邊疆的臣民可能喪失自己的文化和身分意識,改變自己的政治效忠而服務於「蠻夷」君主。

總結而言,西漢以降,中國人便持續向西南移民,但移民的數量無法與土著人口相比。此種人口比例足以解釋為什麼中國人會被整體同化入當地社會。雖然到了明、清時期有百萬漢人遷徙入雲南,根本上改變了人口組成,進而導致華化的成為主流;但是,在塑造後征服時代(post-conquest)的雲南社會,本土化依然扮演著重要角色,所以絕不能低估本土化的重要性。
8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