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自然生態展
西方技術藝術史(修訂版)

西方技術藝術史(修訂版)

  • 作者:仇國梁
  • 出版日期:2022/01/24
內容連載 頁數 1/4
第一節  藝術史學的傳統

藝術史的傳統,最早可以追溯到文藝復興時期的喬吉奧·瓦薩里(Giorgio Vasari,1511~1574年)。而藝術史學的真正建立、發展、繁榮乃至反思、危機階段,卻是有賴於18世紀至20世紀的一些著名的藝術史家,如約翰·溫克爾曼(Johann Joachim Winckelmann,1717~1768年)、雅各·布克哈特(Jacob Burckhardt,1818~1897年)、阿洛依·李格爾(Alois Riegl,1858~1905年)、海因里希·沃爾夫林(Heinrich Wölffin,1864~1945年)、E.H.貢布里希(E.H. Gombrich,1909~2001年)等人的努力。如今的藝術史學科並不樂觀。前人的藝術史學存在著各自不同的問題和不足,他們所開創的學術研究和思想體系,如今更是「退化成一種毫無創見的常規職業,並在藝術市場和博物館收藏的壓力下,逐步變成一種碌碌無為的學術機器。」

一、藝術和藝術史

藝術是人類的一種創造性活動,是人類文明的重要表現和佐證,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而且會對人類的生活產生各種影響,甚至會影響未來文明的走向。因此,對藝術現象及藝術的歷史進行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美國哈佛大學的藝術史教授查爾斯·諾頓(Charles Eliot Norton,1827~1908年)在1874年就說過:「對我來說,藝術史是一種最為神聖的文化傳統。透過對藝術史的研究,人們可以發現自身潛在的精神追求和美的理想,從而使自己變得更加文明。」他認為藝術史教學有三重目的:一是揭示藝術作為過去時代道德和智力狀況的一種表現形式所具有的本質意義;二是用歐洲的藝術傳統與美國「貧乏、無聊的生活狀況」形成對比;三是最終以藝術來淨化(哈佛)年輕大學生的情感和心靈。人如果沒有某種東西(這種東西是在高尚的生活和純真的思考方式中身心長期受到磨練所得到的結果)要表現,那就不可能有優秀的藝術品產生。
41 2 3 4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