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節書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5
合作出版序
 
不要封閉自己,一切都有可能
 
文/賴進祥(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董事長)
 
全世界的人口正快速高齡化。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從2015年到2050年,短短三十五年之間,世界上六十歲以上人口比例,將會從12%成長至22%。不論現在的你是否年滿六十,從今起到未來二、三十年甚至更久以後,必成為銀髮族或要照顧與陪伴銀髮族的一員,因此我們對於老人經常面臨的憂鬱症問題,必須具有基本的認知與瞭解。
 
有鑑於此,在六年前,我們寶佳基金會就和董氏基金會合作,共同致力推廣老人憂鬱症的防治工作,具體作法包括舉辦老人紓壓之工作坊、製拍老人憂鬱症防治之宣導短片、印發相關文宣、製作桌遊教具、同時出版書籍、舉辦徵文活動,希望透過這些努力,提升民眾這方面的認知,為樂齡之生活做好預備。
 
今年的徵文活動,銀髮族朋友提及:「原以為一輩子不會用到網路,但看見兒孫們個個人手一機,為方便起見便安裝WI-FI,並加入朋友討論的群組,儘管已經年逾八十,卻感覺一下子年紀少掉一半,還試著使用LINE傳送訊息、上網搜尋口碑好劇……。」「糊里糊塗被人家拉去一起學街舞,跟年輕人混在一起,剛開始覺得很害羞。後來被兒孫輩知道了,竟豎起大姆指稱許說:『阿嬤!酷喔!』為了不漏氣,我就豁出去,誰說年紀大了,骨頭就會生鏽,我現在可跳得有模有樣,渾身是勁……。」「六十二歲那年,我因病失能,行動不方便,靠輪椅代步。但是痛定思痛之後,我決定以積極的行動來排解生活中的苦悶;除了用手機與好朋友互動外,也常隨同家人出門到處旅遊,或者參加社團活動,以療癒為病苦所折磨的心靈,使自己的心境轉為輕鬆愉快……。」
 
這些銀髮朋友所描述的情境,正是邁入老年以後,經常會面臨到的失落與挑戰。生命中的每個階段,難免遭遇各種橫逆,尤其,年長者還必須面對一些生活與感情的壓力,例如體力衰退、功能老化、喪偶、失親、逐漸淡出社會角色、來往朋友越來越少、又須學習日常生活常用的新科技。如果無法從容應對,或者不能調適過來,就很容易引發憂鬱症等心理健康問題。
51 2 3 4 5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