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6
Part 3_征服王朝與蒙古帝國
民族遷徙從西元十世紀起再次啟動,期間經歷了蒙古帝國的興起和瓦解,最後於十四世紀結束。而在蒙古帝國建立之前,中國史上就已經出現以「征服王朝」之名而廣為人知的契丹(遼)和女真(金)政權。對於這些統治中國北部的政權,本章首先分析它們各自的特徵,進而講述蒙古帝國的歷史。蒙古人憑藉什麼力量而建立起史上面積最為廣大的帝國,這確實值得探究──蒙古帝國的領土除了中央歐亞的草原之外,更包括東亞、西亞、俄羅斯以及黑海北部。
但是過於廣大的帝國領土,以及發生在成吉思汗家族內部的對立與戰爭,使得蒙古帝國逐漸喪失初期的統合性,分解成幾個政治獨立性較強的「Ulus」(兀魯思),也就是可汗(大元)兀魯思以及位於其西邊的三大兀魯思。儘管目前的一般看法是它們屬於從單一帝國分離出的獨立國家,但本書認為蒙古帝國始終維持著相當程度的政治統合性。正如「Pax Mongolica」(蒙古治世)這一詞彙所指稱的,統合中央歐亞廣闊區域的蒙古帝國,在促進這一時期的文明交流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個事實背後的歷史意義是不能忽視的。
◎大事年表:(注:粗體字為非漢政體的重要記事)
907年 契丹建國
918年 高麗建國
936年 契丹占據燕雲十六州
960年 北宋建國
1077年 花剌子模王國建立
1115年 完顏阿骨打建立女真國家
1127年 靖康之變,南宋建國
1206年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草原
1229年 窩闊台即位
1258年 蒙古軍攻陷巴格達,阿拔斯王朝滅亡
1260年 忽必烈即位
1271年 馬可波羅開始東方旅行
1274年 第一次日本遠征
1276年 南宋滅亡
1280年 蒙古將高麗設為征東行省
1294年 忽必烈逝世
1368年 朱元璋建立明
◎契丹帝國的登場
(西元906年~960年)
西元十世紀初,生活在西拉木倫河和遼河流域的遊牧民族契丹人建立了國家,雖然它的名字用漢字標示為「契丹」,在韓文中讀為「Keuran」或「Keoran」,但原本的發音其實是「Qitan」或「Qitay」。他們建立的帝國在漢字史料中被稱為「遼」,看起來和中國的其他王朝差不多;但目前為止所發現的契丹文史料中,並沒有他們稱自己的國家為「遼」的記錄,反而是繼續使用著「Qitan」這個名字。就像後來的蒙古帝國在中國被稱為「(大)元」那樣,「遼」這一國號也只是為了漢字使用者而編造的名稱。
共
6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