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5
Part1
放下欲念:修一顆清淨心
1.恬淡是養心的第一法
恬淡是養心第一法。
——弘一法師《格言別錄》
恬淡,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恬靜淡泊。古人認為:「恬靜養神,弗役於物。」意思就是說,恬靜可以養神,使人不拘於外物。恬靜講的就是一種「退」的處世態度,萬事不縈於懷,保持這種心境的人,在養心方面必然可以做得很好。
現代越來越多的人在追求「養生」,養生包括養心、養性和養身。但很多人只熱衷於養身之法,認為只要身體養好了、健康了,就能更長久地享受生活。所以,很多人能堅持每天鍛鍊身體,吃健康的食物,但很少有人能夠堅持每天養心。
有一個朋友的媽媽非常注重養生,每次見到她,她都會不厭其煩地向別人宣講養生的道理,告訴別人每天要吃什麼東西,吃多少、怎樣吃,每天要運動多長時間,等等。她一次又一次地申明:只有這樣,才能不生病!可是,我每次聽到這些卻很奇怪,一個人每天從早到晚都為如何給自己準備健康的食物而忙個不停,害怕自己一頓飯吃得不好就會生病。一邊養生卻一邊為身體而焦慮,唯恐自己生病,唯恐自己不夠長壽。每天都這樣擔心,怎麼能開心?
如果我們不從養心和養性開始養生,心中有諸多煩惱,有萬般欲念,就算身體再健康,不過是一具軀殼罷了。我們所能體驗到的幸福,也無非是吃穿玩樂這些享受,人生本身並沒有得到真正的昇華。
弘一法師認為恬淡是「養心第一法」。他所講的「恬淡」,歸根到底就是要人靜心。世間的事紛紛擾擾,容易擾亂人的心境。所以,很多人認為自己心不靜,是因為有太多事情在干擾。其實,擾亂我們的不是紛擾的世事,而是不靜的心。當我們能把一切外在事物剝離的時候,不管處在什麼樣的環境中,都能真正享受閒適的生活。
有一次,法師到寧波,住在七塔寺,夏丏尊居士前去探望他。
七塔寺雲水堂裡住了不少的雲遊僧人,住的地方很簡陋,床鋪分上下兩層,他住在下層。
他對夏居士說:「到寧波已經三天了,前兩天住在一個小旅館裡。」
夏居士問:「那家旅館好不好?」
「很好!臭蟲也不多,只有兩三隻。主人待我很客氣呢!」
夏居士邀他前往上虞白馬湖小住幾日。法師的行李太簡陋了,鋪蓋是用破舊的草席包著的。到了白馬湖,法師打開鋪蓋,把破草席鋪在床上,攤開了被子,用衣服當枕頭,然後拿出一條又黑又破的毛巾走到湖邊洗臉。
共
5頁
1
2
3
4
5
下一頁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