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7/7
就像過去許多日本學童在小學畢業作文寫下「長大後想成為日本職棒選手」,然而,包括大谷在內的「Z世代」(泛指一九九○年代中後期至二○一○年代初期出生的這一代)年輕人,從他們懂事以來,野茂、一朗、松井……就已經是大聯盟的一員,加上衛星直播與網路普及,日美職棒之間的距離已不再像太平洋那麼遙遠,大聯盟球探在日韓台廣泛尋才,球團聘用亞洲選手已成為常態。近年來,當美國媒體及球界給予大谷「日本貝比魯斯」的高評價,當大谷在二十三歲就實現挑戰大聯盟的夢想,這都是因為野茂為後人鋪路,而這也正是「先驅者」的價值所在。
對大谷來說,一朗與野茂堪稱是對他野球人生影響最巨大的兩位賢拜。一朗在二○○六年率領日本隊拿下WBC經典賽首屆冠軍,當時小學六年級的大谷坐在電視機前面看到一朗的熱血表現,更堅定他成為職棒選手的決心;高中三年級,大谷在日職選秀會前夕宣示要成為第一個挑戰大聯盟的日本高中生,他傳承的正是野茂的「先驅者」精神。
野茂在挑戰大聯盟時一直告訴自己「不能失敗」,原因是「如果我失敗了,在我之後的日本選手都會烙印上『失敗』的標籤」,這就是身為「先驅者」的自覺:你必須做別人做不到的事,化不可能為可能。
有點耳熟對吧?「要做就做別人做不到的事」、「先入觀,將使可能成為不可能」,這不正是大谷的座右銘嗎?
一九九五年挑戰大聯盟的野茂是二十六歲,二○二一年締造「二刀流」百年紀錄的大谷也是二十六歲,兩人的年齡剛好相差二十六歲!不過真正串連起野茂與大谷的並不是「二十六」這個數字,而是勇於冒險的「先驅者」精神。
共
7頁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