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5
【試閱1】理財祕訣01:不了解家庭開支,就學不好會計
反過來說,如果連自己的家庭收支都算不清的人,是不可能學好會計原理的。本書的結構是先以家庭收支為例,帶領大家一邊從會計角度去觀察資金流動,同時幫助大家加深對會計的理解。
將會計思維融入管理家庭收支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能夠幫助大家累積家庭資產。
正如一個好的財務長能帶領公司走向成功,家庭收支也是如此,要讓具有會計思維的人來管理,這個家的資產才能被打理得蒸蒸日上、越來越旺。
說到家庭收支管理,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家計簿吧。在一天要結束的時刻,獨自一人坐在飯桌前,翻開家計簿,仔細地將數字一一填入帳本中──我想大家腦海裡浮現出的應該是這樣的畫面。如果發現錢所剩無幾了,可能還會一邊紀錄一邊發出輕嘆:「唉,這個月又花多了⋯⋯」這簡直是家庭連續劇中的典型場景。
從會計的角度來看,這種家計簿其實就相當於損益表(PL)。在損益表中,營業收入減去營業成本得出營業毛利,再減去營業費用就能得出營業淨利。營業淨利再加上投資帶來的收入,並減去貸款利息等支出,就得出了經常利益。如果經常利益一分不勝,甚至是負數的話,前面提到的那一聲嘆息就會越發沉重了。
對一般上班族而言,營業收入基本上就等於是薪水吧。由於賺取薪水的成本支出幾乎為零,因此薪水就可以直接等於營業毛利。從薪水裡減去生活所需的各種費用,得出的就是營業淨利。我們可以從每個月的損益表來觀察家庭收支的收益狀況,這就是家計簿的作用。
如果損益表的數字是赤字,那麼你的存款金額就會不斷縮水;反之,如果是黑字,那麼存款就會越來越多。
一般來說,薪資的金額變化不會太大,開源無望的情況下,家庭理財的重點便是如何節流了。為了控制支出,所以要記錄錢到底是怎麼花出去的、花在哪,這也是填寫家計簿的意義所在。
「好!那從今天就開始記帳吧!」這種建議實在有理至極。每次購物就記上一筆,房租、伙食費、置裝費等等,把各個項目的花費都記錄下來。然後到了月底,再把這些總數加在一起,計算出當月的總支出。這種做法確實能夠詳盡地掌握家庭收支的變化。
共
5頁
1
2
3
4
5
下一頁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