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4
界線:一條分界線,一條標示出範圍極限的線
任何對憂鬱/憂鬱症(depression)的討論都會碰到的問題之一,就是這個詞彙會被不同的人用來指稱不同的事物。對一般大眾來說,「憂鬱」是用來描述正常的哀傷。在臨床實務上,「憂鬱」可以被用來描述負面的心情狀態,這種狀態在很多疾病中都有可能出現(例如有精神病的人也會表示自己心情憂鬱)。然而,憂鬱症一詞也可以被用來指涉一種診斷。以這種方式使用時,它意味著一系列同時發生的症狀,其中最常見的是心情、思緒、感受與行為的變化。理論上,所有這些症狀都需要出現,才能做出憂鬱症的診斷。
診斷(diagnosis)一詞源於希臘文,由「dia」(分開的)和「gignokein」(識別或知道)組合而成。在任何醫學專科,做出診斷的第一步就是衡鑑會談(assessment interview)。在精神醫學以外的醫學分支,可以透過很多調查方式來輔助診斷過程。舉例來說,疑似缺血性心臟病的診斷可以靠著進行血管攝影來確認(這個測試會把一種特製染劑注射到血管中,這樣就能看到供應心肌血液的血管有沒有任何變窄的跡象)。精神醫學中沒有任何實驗室測試,這意味著憂鬱症的診斷仰賴臨床判斷與症狀模式的識別。這有兩個主要問題。首先,診斷代表試圖把「有/無」或者「是/否」的分類,強加於一個在現實中有多種面向、而且持續度與嚴重性各有不同的問題上。而且,許多症狀很可能跟先前就存在的人格特質有幾分重疊。合併來看,這意味著憂鬱症或憂鬱症狀應該從哪裡開始被看成是一種精神疾病,也就是說,在一條從健康到正常哀傷、再到疾病的連續體上,要把分界線擺在哪裡,一直是有疑慮的。其次,對於哪些症狀加上功能受損的組合,能夠從臨床介入中獲益,多年來都缺乏一致認同的看法。直到今日,主要問題的來源之一,就是醫界對於治療門檻在哪裡、或者決定使用哪種療法缺乏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