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4/6
此外,醃菜亦為重要副食品,除根莖類、葉菜類外,還有生薑、辣韮和瓜類,烹調時肉和菜的使用比例約2:8。日常有兩次正餐,早餐多吃粥配上兩、三樣醃菜、花生和煮豆;午餐和晚餐則按貧富有不同份量的菜和肉,其中以晚餐最為豐盛,普通人家通常吃四、五道菜,外加兩、三種醃菜。
就烹調方式而言,一是臺灣人不論料理肉類、魚類或蔬菜類,都要先過油,接著再加上鹽和調味料;二是臺灣人烹調食物一定得藉豬肉調味,家家戶戶均如此,其使用之頻繁和日本國內的柴魚無異。此外,臺灣的菜餚皆富含湯汁,趁熱食用,烹調方法則會將食材天然的生味去除,即便是醃漬物,仍需先以油烹煮後才食用。
1898年之前,臺灣只有「支那料理」
由於當時的日本人喜好品嘗食物原味,因此對於臺灣人將各種食物混在一鍋烹煮的方式很不習慣。而且日本人偏好生食和水煮的菜餚,臺灣人則不喜生食,因此臺灣的菜餚難以獲得來臺日本人的青睞,研究論文〈日治時期臺北地區日本人的物質生活(1895年至1937年)〉提到:
以白蘿蔔為例,臺、日兩國皆有生產,但日人認為臺灣的白蘿蔔頭尾兩端都呈尖狀且體積較小,品質較粗劣,用來製造醃漬品效果不好,因此大多仍由日本國內引進;又如白米,磯永吉對臺灣米的評價是:「無論哪一品種煮出來的飯味道都很淡、黏性低,尤其是冷飯缺乏黏稠性,無法料理日本人喜愛的壽司;欲得軟硬適中的米飯還是得用日本米。
日據時代初期,臺北地區料理店和飲食店皆十分盛行,按1896年9月的統計,臺北三市街(按:指艋舺、大稻埕、臺北府城內等三個區域)由在臺日人經營的料理店便有107家、飲食店35家。此外,受到軍政時期奢糜風氣,與1896年4月開放女性自由來臺等因素的影響,原先提供簡單膳食的料理店逐漸變質,高級料理店越來越興盛,而其餘店家則發展成情色場所。加上自明治維新以來,西方食物被日本人視為營養、流行的象徵,對西方飲食的熟悉度,亦被拿來作為判斷有無教養的指標,西洋料理也隨著日本人來到臺灣,在臺北之西洋料理店有臺灣樓、明治樓、衛生軒、玉山亭、三友亭和開進亭等店家。
共
6頁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