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週年慶(止)
內容連載 頁數 1/6
當第一筆落下
 
「你到底什麼時候要長大?」對我說出這句嚴厲重話的,並不是我的父親母親,而是我的大學教授暨知名作家張曼娟老師。
 
那時,我剛從一家大企業離職,覺得在職位上的許多事情,固然傾盡了天賦卻依舊不如人意,在逃避之餘,與老師約了晚餐,相當委屈地向老師「傾訴」,冀能得老師垂憐眷顧。但老師的眼光不同,她一句話便往我的靈魂狠狠揍了一拳,拳拳到肉。
 
取暖失敗也罷了,那句「你到底什麼時候要長大?」從老師口中說出,使我的靈魂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壓力,徹底讓我了悟到自己的膽怯逃避、幼稚與輕浮。
 
父母親成長的農業時代,人都必須提早熟成。生養孩子常是為了替家中增加人口務農,當時許多人早早就指了婚,十幾歲便成了大人,擔起延續血脈及照顧家庭的責任。
 
惟世態丕變,社會轉型,臺灣生活逐漸富足以後,像我這輩的人不僅與父母親的關係已然不同,在衣食無虞的環境下成長,習慣了被照顧,在心理上也熟成的極慢,即使廿來歲了仍像小孩。然而生命的晚熟成,像一種慢性病,摧估拉朽了自己的肉身,也將父親母親對我的盼望磨成沙數任歲月的風吹到不知名的遠方。雖然不至於有立即風險,但長期觀之,這種晚熟成將使一個家庭所需要付出的身心力週期如受月球引力的潮水上漲,漸漸,未來恐怕也如昨夜星辰,僅剩一種念想而已。
 
父親母親已經那麼辛苦拉拔我成人,無法獨立絕對是我所害怕的。
 
如今想來,好在那一年遇見了老師的那句話,我才真正第一次明白「長大」的意義——承擔責任。
 
回顧過去幾次餐聚,老師曾兩次問過我「你的字那麼有特色、那麼漂亮,要不要開一個寫字的粉絲團?」我因任職於企業,工作相當忙碌,也不知開粉絲團寫字的動機為何,若無目的,是很難長久支持自己去做一件事情的,當下幾乎未有思忖就拒絕了老師的提案。這一次聚餐,老師再問「現在離職了,要做什麼?要不要開個寫字的粉絲團,現在有幾個人都經營得有聲有色,你不會輸給他們的。」因離職期間無事忙,我將老師的提案折疊起來,收進心裡那個寫著「待辦事項」的盒子。
61 2 3 4 5 6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