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的療癒展
內容連載 頁數 5/7

正當熱鬧之時,又有人開門,進來的是幾日前才相識今日應李白之約來會的高適(字達夫),一眼看到那邊一團燦燦的光必是李白所在之處,卻擠不進去,只聽得一個陌生且高亢的聲音提到開元二十四(七三六)年落榜後讀到〈將進酒〉,當下一顆心如此這般悸動,一掃鬱悶,決定第二次出遠門往齊趙去放縱放縱不打算回來了,眾人拍手叫好,不知是悸動值得叫好還是不回來值得喝采。僕人向李白稟報高三十五爺已到,李白瞧見,遠遠地招手:「達夫,你快來見見子美!」且轉頭對杜甫說:「子美,你把買船渡海那一段跟他說說!」杜甫一見高適喜出望外,多年前漫遊齊魯時曾見過面但不熟,經李白三言兩語一針穿梭竟像故舊,客套話免了,坐下,直接喝酒。
 
「憶與高李輩,論交入酒壚。兩公壯藻思,得我色敷腴。」(〈遣懷〉)二十二年後老年杜甫回想李白、高適面露喜色與他結交這一幕依然情感澎湃,「得我」比「識我」更深一層,相識猶如重逢,心已等待得太久太久。
 
小酒館裡,這三顆星曜以四十四歲李白最長也最亮,人生、詩業皆達高峰,被「賜金放還」之後下一步未明。高適三十九歲,曾科考不第,求仕之路不順前程未定,居在睢陽(即宋州,今河南商丘)的虞城家中耕讀,這一年離家尋找機會來到陳留訪友,與夏末即到此盤旋的李白會過面了。杜甫三十三歲正當青壯,二十五歲那年考過一次科舉,落敗後至今拿不定主意要不要捲土重來,他對大考興趣不大,但也明白除此之外其他門路都曲折。
 
這三人各有奇特聯結,高適尚武能詩,上過戰場平亂,嚮往立功封侯,與李白仗劍行俠之風相應——但誰也沒料到,下一次命運讓他們靠近是在你死我活的剿滅行動裡——杜甫喜壯遊、善詩,若要與「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的李白應對詩文,出身書香門第祖父杜審言乃初唐名詩人、「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十四歲即在藝文聚宴出入的杜甫比起高適更能與他平起平坐。而高適與杜甫不僅是河南府同鄉也同遭科考不第,正走在歪歪斜斜的求仕路上,同有天涯淪落人之感。
 
巧的是,三人都站在人生轉彎處,正需要一次放縱、一回吶喊、一起粉碎胸中塊壘。
 
這一天,繆思之神作主,把命運之神綑綁於門外老樹下,不想明日只要當下。
7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