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8
◎第一章 什麼是過敏,什麼不是?
我在開始為了寫作這本書進行研究前,對過敏這個問題的影響範圍有多廣全然不知。有過敏問題的人大約占全世界總人口的40% ,專家預估到了2030年將增加到50%。在深入探討這些數字背後的意義,以及為什麼認為過敏問題在接下來幾十年會日益嚴重前,得先回答一個更基本的問題:究竟什麼是過敏?
剛開始要訪談科學家和過敏專家時,我以為我已經知道過敏是什麼了。如果有人問我,我會很有把握的回答:「過敏是一個人對他吃下的、碰到的或吸入的東西產生的負面身體反應。」要是被追問道更多細節,我可能會搬出多年前在基礎生物學這門課學到的知識:人類的免疫系統類似一種防禦系統,它會對外來物質(像是病毒、細菌和寄生蟲等)做出反應,幫助我們抵禦感染。但是過敏患者的免疫系統對環境中一些無害的東西,像是花粉、牛奶、金屬首飾中的鎳等,也會產生反應。然後我會列舉打噴嚏、鼻塞、流鼻水、咳嗽、蕁麻疹、皮膚紅腫、起疹子,以及呼吸困難等做為過敏的可能症狀。
每當我請一般人(非科學家或生物醫學專家)解釋什麼是過敏,得到的答案通常跟我自己的初步認識大同小異。不同年齡層和背景的人對過敏和過敏原的看法,都像這位本身沒有過敏的年輕人向我描述的:「某種進入體內的東西所造成的失調。這東西跟你的身體合不來,所以身體會想盡辦法要擺脫它。」另一個人則說:「過敏是身體不知道該怎麼應付像是花粉或特定食物而啟動的『自我破壞』」。在一次令我印象深刻的訪談中,一位在靠近美國德州邊境的墨西哥奇瓦瓦(Chihuahua)長大,患有多種過敏症的人卻正面看待過敏,他認為這代表他的身體一直處於防禦狀態,所以他被保護得很好,並表示他的身體只是比那些沒有過敏的人更「小心」、更警覺而已。這些關於過敏性型免疫反應的描述多少是正確的,也說得過去……,直到有一天這些說法再也行不通。
共
8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