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漫畫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4
01│開網店要準備多少錢?
 
預算規劃、成本控制是開店的第一步,卻決定了未來你的生意格局。
 
「要準備多少錢?」是決定開店後會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想要開實體店面,至少要準備七位數的資金,想像你每天省吃儉用,好不容易存到第一桶金,結果,光付完店面租金跟裝潢費,資金就快見底了,更不用說接下來還有多少預算可以用來打廣告和請員工⋯⋯資金的一大門檻,讓許多有開店夢的人光是在想像階段就打退堂鼓。
 
開網路商店,不像開實體店一樣需要考慮租金成本,是一個壓力更小、更有彈性的創業方式,但在初期需要準備多少錢呢?後期開始營運後,又應該如何將各項成本控制在合理預算?我們必須先掌握好這些數字,之後才能問下一個問題:「有多快可以回本?」
 
網店成本結構大拆解
 
想回答上述問題,第一步是對於開一家網店的成本結構有基本的概念。
 
從前期建置到後期營運,我們大致上可以將開一間網店的成本結構拆解成七大項:商品、系統建置、金流、物流倉儲、美術設計、人事管銷、廣告行銷(見圖表1-1)。
 
商品:決定獲利的重要因素
 
想要開網店,首先一定要有商品,無論是自己製造還是跟別人進貨,都一定會有商品成本。商品成本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後續毛利的高低,也就是營業收入扣除營業成本後,還有多少獲利空間。
 
一般來說,商品成本約占營收的30%∼ 50%,依照商品特殊性、產業屬性的不同而有所差別。
 
當你的貨源跟其他人相同,商品特殊性低,那毛利率可能相對低,大多數與製造商進貨、帶貨的服飾業者屬於此類。反之,若商品特殊性高,那毛利率自然能提高,只是,特殊性高的商品代表面對的是小眾的利基市場,因此,後續也要花更多行銷廣告費用去推廣。
 
例如:同樣都是月營業額100 萬元、賣類似品項的兩間服飾店家,第一間的毛利率為30%,第二間的毛利率為50%,你覺得哪一間店家最後更有機會勝出呢?
 
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第二間店家更有機會勝出。因為第二間店家的毛利率較高,意味著在扣除商品成本後,擁有更大的利潤空間來支付其他費用,如租金、薪資、行銷推廣及其他營運成本。
41 2 3 4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