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7
【摘錄1】_第1章 富人的「用錢方式」這裡不一樣!
◎〔用錢方式4〕錢要花在無法直接購買的事物上
◆鄰近車站的不動產再貴也要買
富人知道金錢無法直接買到的事物才有價值,比方說往返職場的通勤時間,上面不會有標價,所以無法直接購買。
但是你用目前的月薪除以工作時間,可以算出實際的時薪,就能了解通勤會花多少費用。或者,如果你乘電車通勤可以用定期票費用計算;若是開車通勤就用油錢計算,都可以大概算出通勤所需的費用吧。
在通勤上花的時間絕對不是免費的,富人對這種「時間成本」也很敏感吧。有不少富人會承租或持有車站附近的物件並當成自宅居住,以將通勤時間縮到最短。當然車站附近的不動產在租金或賣價上都比較昂貴,但因為富人有錢,所以不會在意。因為他們判斷能縮短每天少量累積的通勤時間,比起購買鄰近車站物件的金錢更有價值。
順帶一提,不動產持有者或地主不用工作的情況屢見不鮮。即便如此,他們多數還是會挑選車站前這類日常生活機能方便,鄰近醫院和超市、常去店家、小孩的安親班、才藝班或政府行政相關設施聚集的繁榮地方,然後在附近徒步幾分鐘可抵達的地方準備自住房。
◆富人花錢買「知識」或「資訊」同樣不手軟
如同選擇臨近車站的住家位置可縮短通勤時間,富人對輸入腦中的知識也不會貼上便宜的標價。
但我要重申,正是「無法直接用錢買到的東西」才是讓人生活更有利、更安全的重要關鍵,富人非常清楚這一點。
因此富人還有一項特徵,他們覺得如果能學會新技能或知識經驗,得到能與朋友、認識的人聊天時可利用的資訊,也就是為了新知識、資訊或最近流行的「職能再造」花錢就不會手軟。富人為了能早日得到這類資訊會不惜辛勞。
附帶一提,我曾問過富人是否有推薦的資訊收集方式,幾乎所有人都一致回答「看書最好」。
當然收集資訊的方式因人而異,但我觀察到許多富人每個月都會買好幾本書,是閱讀愛好者。
美國雜誌《Business Management Degree》曾刊載過一份調查閱讀數量的研究數據資料,顯示美國的富裕人士中約有八八%的人一天閱讀商業書籍達三十分鐘以上。
共
7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