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節書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5
財務彈性能「救命」,活下去很重要
 
日本豐田公司提出過一個著名的管理理論,叫作 JIT (Just In Time) ,也就是「即時生產」。
 
舉個例子。下午 3 點,豐田的生產部門接到了一個任務:馬上裝配一輛汽車。管理者一看清單,發現還缺一個配件,怎麼辦?從庫房調貨嗎?不,「即時生產」的流水線是不備庫存的。豐田會通知配件供應商:「請於今天下午 2 :30 把這個配件送到流水線廠房門口。」下午 2 :  30,配件果然 準時送到,流水線馬上開始裝配。這就是「即時生產」。
 
「即時生產」大幅度降低了豐田的生產成本,是豐田獲得很大成功的重要原因。
 
但是,這看似極致的效率背後,有著同樣極致的「脆性」。萬一供應商也沒有庫存呢?萬一車在路上拋錨了呢?
 
你或許會說:「那不可能,我們的供應商都非常專業。」 是的,在歲月靜好的時候,這的確不可能,可一旦遇到真正的意外,那就不一定了。
 
2020 年 5 月,豐田宣布它在日本的多家工廠停產。因為全球新冠疫情導致配件缺貨,再專業的供應商也無法「準時」把配件送到流水線廠房門口了。而哪怕只缺一個配件, 也會導致汽車無法生產。就這樣,豐田的「即時生產」變成 了「隨時停工」。
 
怎麼辦?
 
豐田的對策是:開始囤積汽車配件,用庫存來增加彈性,然後用彈性化解意外。雖然這增加了成本,但豐田必須這樣做。
 
是的,彈性是有成本的,但是「猝死」的代價更大。
 
你可以把全部的錢都花在汽車發動機的研發上,以獲得令人驚嘆的速度,但我還是建議你稍微留點錢,給汽車配個安全氣囊,因為彈性可以化解意外。
 
那麼,彈性到底是怎麼化解意外的呢?
 
一家企業用彈性化解意外的過程有三個步驟:先「救命」,再「治病」,然後「養生」。
 
一個人突然摔倒在地上,血流不止,你看到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立刻撥打救護車把他送進醫院,確保他能活下 去,這是「救命」;然後,醫院開始尋找真正的病因,對症下藥,使他逐漸好起來,這是「治病」;而「養生」,就是這個人在出院後痛定思痛,從此改變生活習慣,讓自己變得更健康。
 
遇到意外,應該先「救命」,再「治病」,然後「養生」。
51 2 3 4 5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