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4
5沒空對年齡討價還價
我們有很多種方式老去,
跑馬拉松,是最不輕鬆的那種。
‧‧‧
我盯著那張新聞照片,久久難以移開視線。
照片裡,是位八十二歲的法國老婦人。她在二十四小時內,連續跑完一百二十五公里。
哇,太厲害了。
換成自己,號稱花甲美魔男的自己──老蔡,有辦法嗎?
嗯,現在應該還可以,但問題問的是,八十二歲的我還可以嗎?
雖然在平均餘命超過八十歲的今天,活到八十歲並不是什麼難以想像的事,完全已是現實的一部分。
但八十歲以後,能不能行動自如?
八十歲以後,能不能不要躺在病床上?
八十歲以後,能不能依照自己的意志,有體能走自己的路、跑自己的馬拉松呢?
這應該才是我看著這則新聞,心中激盪的問題。
一場全馬四十二公里,如果以後段班跑者費時六小時為基準,並維持這個均速計算二十四小時,應該可以跑完一百六十八公里。
但這純然只是理論上,因為體能隨著不間斷的消耗,只會逐漸滑落,均速會慢慢下降,所以能跑出一百二十五公里,的確不簡單,何況,還是一位八十二歲的老人家呢!
她要忍受著膝關節退化,忍受著身體老化的病痛,忍受著這年紀可能的孤獨與寂寞。一天二十四小時持續的跑動,不僅僅是一種肉體的挑戰,更加是一種精神上意志的考驗。
為什麼而跑呢,都八十二歲了?
為什麼不在家含飴弄孫、泡老人茶就好?想運動的話,為什麼不散散步就好?
每個人都有著讓自己繼續活下去的哲學,但選擇一種嚴酷考驗自己肉體,甚至折磨自己身軀的馬拉松,絕不是一件好玩的生存哲學。
若不是,我們總感覺體內有著遙遙的召喚,召喚著我們已不年輕的身軀裡,那顆「曾經年輕」而「此刻仍年輕」的「不服老」靈魂,否則我們幹嘛要出去折磨自己呢?
來日多少未知,但不該停在歲月的關卡上
我們可以有很多種方式老去。
但我絕不會選擇那種「哎呦都老了,還幹嘛逞強呢」,於是便頹坐電視機前,蜷縮進沙發裡,任由一個節目換過一個節目的光陰消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