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小說節
內容連載 頁數 3/7
●安慰似乎什麼事情都解決不了
 
這並不是一個問題,因為安慰並非物質上的幫助,它不需要力量或權力,即使我們處於(或我們感到)虛弱與無助,我們仍然可以提供安慰。因為除了其具體面向(言詞及舉動)外,它也是,且尤其是,一項非物質的方法,即一種存在,一種意圖,一種人性的分享。
 
「在物質層面上,我們只能給予我們所擁有的;在精神層面上,我們也可以給予我們所沒有的……」古斯塔夫.迪邦(Gustave Thibon)這席話提醒我們,安慰是一種方法,它的力量有時大部分是隱密而無形的。它提升一部分的靈性,亦即我們接觸生死、善惡之謎的精神面向。這是安慰與撫慰的另一種區別,後者更常專注於物質方面。為了撫慰某人,必須較此人更有力量;安慰則不然。
 
●安慰是謙卑的,它知道自己的力量有限
 
它給予,它輕聲細語,它不高聲嚷嚷,它不是一種鼓舞;它謹慎,畢竟永遠不曉得內心的傷害有多深。也因此,它的言詞是溫柔且簡單的。
 
此外,提供安慰不是只有言詞而已。畢竟,安慰者和被安慰者之間的連結與過往的故事,所選的時間點,以及所選的用字遣詞,這些元素的整個交互作用才是重點。這些言詞必須簡單、清晰及明顯,因為痛苦會干擾聆聽(對於痛楚的人,我們不會妄議生活的理論),並且訴說以真誠與同情心。同時也要抱持謙遜之情,因為安慰者不以知識或經驗之名進行安慰,或許該服膺於知識與經驗,但要以愛或友愛之名行之。
 
●簡單、謹慎:安慰的謙遜特質
 
在這個領域裡,確定性是不受歡迎的。在安慰的微妙煉金過程中,安慰者須溫柔,被安慰者須接受。雙方都必須要有耐心並抱持人性。必須有所懷疑,因為如果存在確定性(在絕望的人身上帶有憤怒或失望的確定性,在施予幫助與愛的人身上帶有必須要消除痛楚的確定性),則安慰就不再有施力的位置。必須要有缺口,必須要有裂縫,才能讓安慰的光灑入。必須要有許多使我們無法理解的神祕事物,不過在所有這些迷霧中,我們無論如何,都應當努力安慰痛苦,因為對方就在那裡,帶著他的悲傷,有時是巨大且嚇人的,有時則是微小且令人困惑的。
7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