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6/7
當我以正向心理學主題授課或參與研討會,解釋我們為什麼需要幸福時,我的開場白經常是如此:「我們將會受苦,變老,然後死去。我們所愛的人也會經歷這樣的過程,他們會受苦,變老,然後死去。這就是人生!」接著我保持沉默。室內陷入一片充滿焦慮的寂靜:「我們來錯場了嗎?」
隨後我解釋,「無法否認,這就是人生。但幸運的是,人生不僅僅是如此而已。因為人生也是幸福的,所有的幸福時刻將會使我們寬心並帶來安慰,且使我們感到振奮,它幫助我們理解到,儘管承受了苦痛、時光的流逝、預期我們的消逝,人生是美好的,度過人生是一種恩賜,而經歷過後是一種幸運。
以各種形式出現的幸福,會幫助我們面對人生中的困難,我稱之為人生中「三個不可避免的事情」:苦痛、衰老及死亡。這三個不可避免的事情使我們人類成為一個「靈魂痛楚的共同體」。
即使我們的人生是美好的,即使我們的身體健康,且生活在承平時的國家,這三個不可避免的事情也遲早會出現在我們人生的旅途中;這印證了我們有安慰的需求。
●因為我們將會受苦,所以需要安慰
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往往不必承受巨大的苦痛。然而,即使是小小的困難也可能變得令人焦躁不安,這會在我們的心靈當中積累,若從外表來看是難以察覺的,因為它們似乎是源源不斷。這時我們可以咬緊牙關,尋找解方、協助,有時甚至可能會求助於藥物和治療(有何不可)。但即使有這些外部的支持,這些困境往往還是會給我們的人生帶來額外的負擔。
然而,造成苦痛和絕望的主要推手仍然是疾病和殘疾。任何一個人,無論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身旁所愛的人,當其從診間被告知有嚴重、致命、惡化、不治之症後而走出來時,都會經歷這些奇怪的孤獨時刻:我們走在街上,但我們不再像交錯而過的其他路人那樣;他們還處在生龍活虎和無憂無慮的世界裡,而我們已經與那些將要受苦、將要死去的人為伍。
當疾病呈現慢性狀態時,嚴重的疾病將使人生活在惡化徵兆及可能復發的威脅下,並將每次為「控制」病情的醫學檢驗都轉化成決定生或死的樂透抽獎。它強迫人們不斷地為輕鬆和自由而奮鬥:每天都別去想它,每天都別去自我檢查,每天都別去和其他人、和健康的人去比較,而這些人似乎連自己擁有莫大的幸運都不自知且無從理解。
共
7頁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