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暑期閱讀66折
內容連載 頁數 3/3

之後有總統的歡迎致詞,內容強調此研討會的意義,照稿宣讀中文原稿,由當時行政院新聞局人員、出身筑波大學的邱榮金先生照稿口譯。之後可以由日方進行發問,接下來便不再口譯,全部以日語進行對話。總統以日語說話時感覺更為放鬆。一旁陪同理當不懂日語的總統府參軍長蔣仲苓將軍對此毫不介意。
 
「我是走鋼索的人啊」
 
暫且由年長成員與總統談話之後,輪到中嶋老師向我提問,我思索著開頭所述的原委,大略提出如下的問題。「民主化開始後,無論大眾傳媒或臺北街頭,都對臺灣政治的未來提出各種各樣的主張並發生爭論。總統也是國民黨主席,套用棒球用語,看起來就像是球員兼裁判,對此您本身的想法如何?」
 
對此李登輝一開口便說,「我是走鋼索的人啊。」我僅清楚記得他就是如此以日語回答。他想要表達的,參照先前提過我那份不太可靠的筆記,推演開來大致是:現狀為既得利益、傳統思考方式與新的主張相爭,民主政治雖在原則上以民意為基礎,卻無法達到百分之百。與其從改革伊始便決定必須這麼做,不如邊摸索並從中找出合適的方法—大概就是這樣的發言旨趣。因為我筆記上也寫著「真的是在走鋼索」字樣,可以看出一直煞費苦心地在看似流動中的政治平衡中確立領導權。
 
這是首次與李登輝交談的經驗。從本人口中聽到「我是走鋼索的人啊」一語,對已開始的「憲政改革」觀察而言算是重大收穫。
3上一頁 1 2 3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