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lly Li的所有評鑑

花街樹屋

花街樹屋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5/10/11

這本小說令我想起陳肇宜的《真相拼圖》,也是由主角回憶他們三個男孩曾經發生的一段故事,結局是一樣的淒涼。懷舊的主題是最近很流行的題材,通常能讓一些成年讀者感興趣。我的胃口是被大眾小說飼養出來的,所以拜讀本作時,心中有些壓力。我的評論較取向大眾小說的標準,雖然也會看純文學,也懂純文學的筆法,所以不會計較諸如「枝蔓橫生」之類的問題。

裡面描述翊亞的篇章,有一章描述他跟小季之間的情節,我覺得有明顯的瑕疵。這一章對翊亞的既定形象造成紊亂,翊亞原本就被設定成一個斯文乖巧而超塵脫俗的人,這樣的人面對兩性感情的時候你覺得會是什麼模樣?就算他對一個女孩有興趣,他也不太可能用這麼大剌剌的方式與女孩互動。類似的問題也發生在阿煌在父親入獄、姑姑代為監護時期的行為模式上,這種一下子甲個性變乙個性又變回甲個性且毫無緩衝的現象,實在很不合理。

可能,作者想把主角群這三個男孩,都描繪成圓形人物。但圓形人物的形象與行為,再怎麼圓,他的每一種行為模式也不可能彼此間全然解離,以致於一看就有種強烈的感覺是發生在兩個不同的人身上。

另一個沒有交代清楚的就是關於翊亞內心的糾結。如果原因是他自認沒保護好紅毛猩猩,他會選擇任何時候自裁,大學時也可能、在歐洲也可能,但為什麼他還要等那麼久、等到長大離婚後才自裁?翊亞自裁後,他母親對主角抱怨說翊亞軟弱,可是他母親理解翊亞的軟弱已經三十多年,而且他母親本來就希望翊亞是個乖綿羊,為何要抱怨?抱怨很難被解讀為理智的行為,意味著勢必要透露新線索,結果也草草帶過?

「留白」似乎是純文學揣摩者百用不厭的技法,但用得成不成功,是另一回事。我認為,成功的留白,答案只有一個,絕非模稜兩可。

故事內寫景的成分不少,這作品寫景的程度較高,較不側重劇情,因此故事裡的人遇到的衝突很少,起伏度不足,結尾亦顯倉卒。如果只是期待看一本有堆砌詞藻的純文學,可以一讀;但想看重劇情的,個人覺得可惜了。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2 人中有 2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