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裴的所有評鑑

你也害怕孤獨嗎?解析邊緣性人格

你也害怕孤獨嗎?解析邊緣性人格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9/12/06

兩年前曾因為與邊緣性人格交往,因緣際會詳讀此著作,對我當時幫助非常大,雖然當時無法說服對方諮商,自己後來更因不堪親密關係暴力而分手。但因為書本、親友的支持與諮商協助,現在已與太太擁有穩定安全的親密關係,生活品質大幅改善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你也害怕孤獨嗎?解析邊緣性人格

你也害怕孤獨嗎?解析邊緣性人格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8/03/18

我前陣子被醫院精神科醫師診斷為邊緣性人格,所以購買了此書,看了之後改善幫助頗大,內容很貼近我的心境。

尤其書中所建議的配合內在小孩的撫觸心靈運動,真的非常有幫助!

我個人是蠻推薦的啦!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0 人(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你也害怕孤獨嗎?解析邊緣性人格

你也害怕孤獨嗎?解析邊緣性人格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8/03/15

書中將傳統邊緣人格大膽界定出中度邊緣人格,令人好奇.

作者認為:典型的重度邊緣人格者因極度憂鬱及孤獨,有自殺、自殘行為及企圖,中度邊緣人格者雖不致如此嚴重,但憂鬱與孤獨程度卻曾有輕生念頭,作者也認為如果您的個性與父或母都有強勢、情緒、急躁、操控、極端、固執、愛面子、嘮叨、完美主義、壓抑等性格,代表您可能是中度邊緣人格,建議您閱讀此書,將助您改善此症.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0 人(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當尼采哭泣

當尼采哭泣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5/10/14


當尼采哭泣(When Nietsche Wept)讀後感--兼論尼采的邊緣性人格
德國哲學家尼采於哲學本身並不盡然較其他哲學家傑出,然而在解放人類被禁錮的靈魂、面對孤獨的心靈突破,尤其破天荒喊出"上帝已死",挑戰西方基督教文化,這位思想巨人身體力行抗拒物質誘惑,為立下典範,以幾近自虐模式,為人類在生老病死的內在焦慮中粹煉出宗教外的全新出路,沒有他在十九世紀奠定"存在"基礎,二十世紀的心理、哲學等人文發展是否如今天樣貌實難定論,封他為存在思想的頂尖英雄該不為過吧!

真理的敵人並非欺瞞,而是對事情的深信不疑!
我們對生命的責任是創造更高境界的生命,而非複製更低等的....
真理的追求者不畏狂風暴雨,只怕水域太淺.....
廣闊的視野能沖淡悲劇,當你爬得夠高,悲劇將不會再是悲劇.....

本書最值得閱讀之處是作者Irvin Yalom憑著對尼采的深厚了解,不時於書中穿插發人深省的哲思文句,仔細咀嚼這些存在思想所關心主題:孤獨、自由、死亡、老化、獨立、生命意義等現代人正陷於苦悶的人生議題,如果您正因現實生活、經濟問題而陷入心靈困境,尼采所開岀的良方,能讓焦慮的現代人得到無比慰藉.

此書已問世十年以上,小說為引人入勝的虛構、修飾文體始終吸引不了我,然而當Irvin Yalom、Josef Breuer、尼采及佛洛伊德(書內為配角)等大師一字排開, 有些事形勢比人強,不讀可能是我的損失,閱畢後發現幸好當初未讀,因為以十幾年前的知識功力自認無法駕馭深邃內容.

書中主角Josef Breuer為維也納當地名醫,享有一切中年男子該有的榮華,因無法與妻子建立相知相惜之情,因此渴望出現婚外的心靈連結,另一主角尼采也同樣面臨情愛長期枯竭 ,在兩位同時迷戀內外兼具作家Lou Salome下,彼此展開一段奇幻的心靈互療,即便Yalom鞭辟入裡的將兩位孤獨的靈魂在面臨情愛時的愛恨情仇刻劃得絲絲入扣,從種種跡象顯示, 當Lou Salome之於尼采,以及貝莎(Breuer的歇斯底里患者)之於Josef Breuer的激情超乎正常情慾的互動就可能有依附關係滲入,既存在依附,不套入John Bowlby的依附理論解讀潛在心靈深處的情愛,就難以窺探其真相.

邊緣性人格在十九世紀尚未被發現,此堪稱心理疾病中最複雜症狀直至20世紀中業才在美國精神醫學診斷手冊(DSM)首次出現,尼采自然不清楚身心受迫可能為此人格所困,診斷此症可由三方向嘗試:

一,由美國精神醫學診斷手冊(DSM-5)判別:

九項診斷標準中包括:怕被拋棄、人際困擾、認同障礙、衝動行為、自殘自殺、易怒衝動、空虛孤獨、暴怒、多重性格.(三項以上為中度,五項以上為重度)

二,茁著”您也害怕孤獨嗎?解析邊緣性人格”(心理出版社)指出此症有五大主要因素:

三歲前未受良好照護、童年經歷孤獨歲月、幼時父母感情不睦經常吵架、父或母為邊緣人格、幼時經歷分離焦慮.

三,我在作邊緣人格心理諮商時,也發現此人格有另九大特質:

邊緣人格九特質:強勢、急躁、極端、操控、情緒、固執、嘮叨、愛面子、壓抑(邊緣人格分外放及壓抑型,外放型較不會壓抑).

尼采寫過”瞧!這個人”自傳,整本書僅交代本人其他著作大綱,未多提家庭背景及生平事蹟,因此欲藉文獻資料分析其性格有客觀難度,此外邊緣人格既複雜難懂,就很難以生硬的診斷標準界定,如試著由尼采所處成長背景、邊緣性格行為及面對情感事件(依附對象)的心理反應論斷該是另一周延方式,:

成長背景:尼采在本書末段有以下的自我剖析:自父親死後(五歲失怙),我被無情又冷漠的女性所環繞,母親、妹妹、外祖母、阿姨們,不健全的環境烙印在我身上,從那時起,我就視與女人的親密關係為畏途…

邊緣性格之行為:邊緣人格的特質之一是極端,尼采曾說:”上帝已死”,”出門跟女人會面?別忘了你的鞭子!,人際關係上的情緒反應也表現在他與音樂家華格納的愛恨情仇上,曾視他為摯友,將其偶像化,當發現華格納音樂中歌頌基督教,被視為情感上的背叛,立即與好友劃清界線.尼采反宗教同時,似乎也將反宗教本身視為個人信仰,除了極端、強勢、操控、情緒、固執的邊緣人格特質能解釋,還有什麼因素能解析此特蘇性格呢?

面對情感事件(依附對象)的心理反應: 尼采於書中說:Lou Salome不僅是我的紅粉知己,也是心靈伴侶,她了解我,為我找出新的方向,讓我邁向令人昏眩的高度……,這位自視甚高的哲人一旦被能匹配才女吸引,枯竭心靈極可能展開依附,在求婚被拒後,尋求母愛的邊緣人格原魔可能因此爆裂,於是不斷說出貶抑女性的非理性話語.

除以上因素外,根據記載,在偏頭痛、嚴重胃病、過度換氣(邊緣人格的恐慌症現象)、憂鬱、焦慮、,甚至出現強烈自殺念頭…..,皆證明尼采在情變下邊緣人格症狀.

John Bowlby的依附理論認為年幼時遭遇的情感剝奪,正是影響人格發展和與他人社會互動困擾的最大主因, 邊緣人格者在嬰幼兒期未滿足心理依附基本需求,終其一生都可能尋覓那童年經驗中未曾吃飽喝足的心理依附,從尼采為情所困的ㄧ生該得到些許印證。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