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傑的所有評鑑

下山事件 最後的證言

下山事件 最後的證言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07/19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還記得初識「下山事件」是從日劇《闇の伴走者~編集長の条件》開始的。該劇以懸疑推理手法來講述漫畫產業的種種艱辛,從第一部就大受好評。該劇以長崎尚志提出自己對於「下山事件」的看法,也許是因為呼應該作品主角給了一個溫馨的解答。

由於「下山事件」給我的衝擊太過強大,依稀想起曾經在松本清張《日本的黑霧》中曾經被提起,不過該本書留下的疑點重重,縱使是推理作家也無法破除疑點。上網一查之下,原來除了「下山事件」還有「三鷹事件」、「松川事件」並稱為「國鐵三大謎案」。三個案件比較之下,「下山事件」的卻顯得更加懸疑,也因此後世人討論的聲浪大於後兩者。終於在這本《下山事件 最後的證言》出版解了大惑。

作者 柴田哲孝 在一次與姑婆談話後,得知「下山事件」可能和祖父有關,而且家族成員與「亞細亞產業」的關係似乎不單純。也因著這層關係,我們才能夠窺見這麼多謎團,要是沒有作者出手撰寫,我相信這件事鐵定石沉大海。作者從血親中的證言到直面矢板玄這龐大人物;面對一大堆資料抽絲剝繭,分析真假虛實;同行相忌到把酒言歡;現場驗證偶遇重要證人,種種行徑宛若偵探,對於真相勇往直前,的確令人佩服,也讓讀者對結局感到不甚唏噓。

沒想到一切的一切竟是如此難堪,下山定則雖貴為第一任國鐵總裁,看似權高位重,也只不過是一顆棋子,他的周遭根本不容許他做出違背任何一方的意見,也難怪「自殺說」曾經成為可能。所以結論就算當作者已經接近到可以直呼其名的嫌疑犯時,作者也隱忍不說,留待讀者以本書為線索找出 X 的嫌疑犯究竟是誰?

「下山事件」對某些人來說,僅只是一個不重要的小人物死去而已……。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2 人中有 2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華麗島軼聞:鍵

華麗島軼聞:鍵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7/10/25

很久沒有接觸到台灣文學的我,在當初看到這本書的企劃同時,便下定決心一定要找個時間翻來看看。雖然五位作家大概只認識兩位,但就是這兩位讓我不至於對這本書卻步,他們就是何敬堯和瀟湘神。
敬堯早在《幻之港》時透過朋友的介紹下而認識,知道他對於台灣妖怪和歷史小說很有想法,而他也勇於實踐一本推理小說一本歷史小說的步調,讓讀者從作品知道他對於台灣所投注的情感, 因此吸引了我對於他作品的期待。
瀟湘神在還未見過面的情形下,印象中是個神祕人物,只知道他是奇幻小說作者,並且透過實境遊戲,藉由角色的自由發揮,達成遊戲的目標。亦是透過友人對於他將整個遊戲集結成書,更讓我更加好奇了。在一次講座下,得知他會用遊戲方式主要原因是為了地方意識。用奇幻的角度來結合當地歷史文化,光是這點就讓我想支持他的想法。這兩位作家的理念和我的想法竟如此貼合。
至於其他三位作家,尚未拜讀過他們的作品,但在看完這本書之後,這些作者的確是一時之選。
《華麗搗軼聞:鍵》五位作者分屬的部分頗為精妙。以敬堯作為第一棒,開啟了整個故事的謎團。用「天狗」和「聽香」破解大家族的詛咒,將故事主題「鑰匙」秀出。楊双子的二棒,脫離不了奇幻,以「鬼」為主體,講了另一家族的故事,寫出作者擅長的歷史百合故事,點開「鑰匙」的來源。陳又津不僅反了前者,
也在角色上從百合一下變成BL的情節,「鑰匙」的流轉去向,吸引著讀者的目光。瀟湘接替四棒,把前三篇作了個完整的整合,不僅破解了謀殺案也把整個故事的大謎團一舉道破。看到這裡,為後面的作者捏了一把冷汗。「起」「承」「轉」「合」都有了一定位置,沒想到作者用了「後設」方式來完成,實在太精采了。
合著作品總是困難,尤其是面對著同一個主題時,形成作者和作者間的競作,彼此用文筆來一較高下,如後記所說的「是否有想要陷害下家的時候」。假如說作者沒有陷害,那肯定逼不了另一位使出渾身解數的功力,讀者也不能趁此之便看到完成度更高的作品。而且雖然自己陷害不用收尾的確會讓上家可以盡其所能的迫害,可是下家的見招拆招的功力的確在《華麗搗軼聞:鍵》無庸置疑的好。我認為這不僅是因為作者彼此功力旗鼓相當,更是因為他們對於主題的熟識度、敏感度高才能完成,開始忍不住期待續集作品推出了!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2 人中有 2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魔市少年

魔市少年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6/01/30

《魔市少年》這本小說就題材而言是非常有趣的,作者以魔幻文學的寫法完成四位小孩的冒險小說,藉由途中發生的種種劇情,順勢介紹了西拉雅的文化及簡單的幾種西拉雅語的稱謂,例如:塔拉平(太陽)、巴虜(鬼)、慕慕(祖母)……等。


表面上阿木一直認為母親將祖母的信物拿去販售,所以故事內容變成一種「尋母」的概念,儘管主角阿木在情感上憎惡是大於愛意的,但是卻藉由不斷述說找母親的口吻,讓讀者輕易的了解作者的想法,而祖先的信物也象徵著傳承,因此當主角喪失祖母的信物那種無力感,是可想而知的。一脈相承竟然斷送在自己手裡,不也是現在原住民最擔憂的心情嗎?

對抗魔神仔是整部故事的主轴,對於魔神仔的認識,「這是一種鬼或者精怪的稱呼,民俗研究者根據田野調查採訪,普遍認為其不明確屬於民間信仰中鬼、神之分類,是台灣民間信仰中一種出沒於荒野、山林的精怪。但有時被認為是兒童、婦女或登山者的枉死鬼魂,亦可能指稱其他過渡的信仰複合體,應視事件描述的情形而定。」(引自維基)可想而知,魔神仔對於小孩子而言是可怕的。作者卻又將範圍擴大了,將「不是鬼也不是人的東西」引申為魔怪幫甚至又將它擴大了。魔怪幫雖然如此恐怖,但透過阿木和海嵐對話,也許想像中的魔怪幫已經式微。

「已經沒有那麼多魔怪了。」

「因為土地越來越少,房屋越蓋越多,魔怪早就已經沒有家了。」

更可能在看見本體後,才發現西方巨獸的可怕。

「如果真是魔怪幫,你抓什麼東西都沒有效,因為它們會用催眠,會變魔術,會讓你忘記真正的危險。」

「它們就是魔怪幫,它們和這地球上的萬物生靈一樣,不管多久,只要生命存在,它們就會存在。」

「胡說。它們連生命都不是。它們是陌生人,是敵對者。可能是敵人死去靈魂的總合,就像海面浮出小島般。,它們慢慢聚合然後出現,最後還變成獵物死後的棲息地,孤魂野鬼的依靠,它們越來越像房子,還像是會移動的機械人,什麼配備都有,上面有動物死靈的零件,有妖魔鬼怪殘餘的機械裝置,有怪獸的驅動力,有野人的形體,最終組合成可以移動的飛行船、戰艦。它們老是想入侵,一直不斷找機會下手。」

然而途中,不僅有魔怪幫這大魔頭,中間也會出現一些阻路的怪物,例如:阿毛(?)、古書攤老闆,甚至於老虎少年及熊少年這對同學。很多人也許會對這兩人的出現感到疑惑,甚至破壞了整個故事的節奏感,打亂原本的故事設定。可是若是從故事一開頭,作者精心將西方詞彙與原住民詞彙放在同一個段落去呈現,甚至比較,就不難發現這段設計出另一條伏線。表面上,是對抗魔怪幫(他者),而實際上是老虎少年及虎少年(自己)。作者並不是要強調西化有多不好,透過主角對話讓我們進行反思,由自己去做判斷。面對事情以合理的角度處之,才是對的態度。

主角群們在看到牛墟的改變後,長屋消失、多了更多的外地攤販、小池塘被填平、芒草叢不見了,更加激起他們對抗環境改變的向心力。決定進行一場只屬於他們的突襲。

故事的結尾總是美好的,但對原住民而言這種事情永遠不斷在上演,到底該如何在保護原住民上做到盡心盡力,力求完美,的確是非常困難。因為他們不僅在社會上處與弱勢,即便是人數和權力上皆是,所以歷代政治人物也僅僅出於憲法的保護範圍中多做取捨。除了在選舉時,每個參選者信誓旦旦要做好對於原住民的照顧外,選後就選擇遺忘。一直周而復始,所以原住民只能自求多福。前陣子,有位布農族射殺長鬃山羊與山羌,被判決三年六個月。就原住民打獵這議題都沒有人去關注了。那您能祈求甚麼?

這本小說不僅僅是少數的原住民文學,更是一本具有教育意義的小說,誠心推薦!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