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利的所有評鑑

為什麼狗是寵物豬是食物人類與動物之間的道德難題(2016全新譯本)

為什麼狗是寵物豬是食物人類與動物之間的道德難題(2016全新譯本)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6/08/31

這本書前一版慘不忍睹,理論上重新翻譯過後應該不會再有問題了。
舊版的問題列出來給大家參考,都改好了才買喔。

現在我的問題是,我們這些買到舊版的雖小可以退錢或換新版嗎???????

舊版的內容非常糟糕,以下是我抓的

【不應該出現的錯誤】
P110段4行1~2, 鴯鶓,「鶓」字不見了。
P176段1行7,「觀迎」應為「歡迎」,錯別字。
P189段3行3,「她肩上扛起?的槍」,這個問號不應該出現。
P190段1行1,「前掛了一排?子彈」,這個問號不應該出現。
P208段1行2,「產生報怨」,應為「抱怨」,錯別字。
P258段3行3,martin seligman,人名首字母應大寫。
P260段2行7,「你不會想剛果盆地裡的一條狗」,應為「你不會想【當】剛果盆地裡的一條狗」,漏字。
P261段1行2,「再二零零四年」,應為「在」,錯別字。
P262段2行4,種性制度,應為種【姓】制度,錯別字。
P263段3行3,「動物解放哲學家彼得希爾都有不多能夠抗議」,看不懂這句話「都有不多能夠抗議」啥意思,文法有問題。
P264段2行8,朝天花板吊起畜【体】<= 喂喂喂...
P266段2行2,他看起來就越如畜【体】,出現簡體字,句子也很怪。
P269段3行1,【再】減少食入牛【牌】及漢堡這條路我並不孤獨,兩個錯別字。
P272段1行3,大多數美國「速食者」也吃動物的肉,這個我無法判斷應該是素食還是速食。
P273段1行2,「速食者」實際上吃的雞肉比非素食者還多,這裡應該是素食了吧。
P333段1-2,的學生贊(然後段落結束) 成動物被用於生物研究,不恰當的分段。
P334段1行4,紅尾鷹,Red-tailed Hawk是鵟屬(Buteo)的應該譯為紅尾鵟,不過這個我可以接受。
P356行10,殺掉【伊】兩個靈長類研究者,應為【一】,錯別字。
P360段1行8,九一逼事件劫機者,應為【一】,錯別字。
P362段2行1,社會心理學家(Leon Festinger),人名忘了音譯。
P365段1行3,有一次他結束公【間】演說後,公開,錯別字。
P366段3行1,麥可瑪塔(MICHAEL MOUNTAIN),全部大寫幹嘛...
【翻譯上的問題】
1. evolution 在這本書幾乎都被翻譯為「進化」,只有P396、P401翻譯成演化,我同意寬鬆一點進化也可以用,但至少翻譯要一致吧。
2. organism 在這本書幾乎都被翻譯成「有機體」,應翻譯成「生物」。
3. P69段2行6,Jared Diamond 翻譯為「潔兒‧戴蒙」,但是P258翻譯為「傑瑞‧戴蒙」,譯名應該一致。兩處都有加註英文名,所以我知道是指同一人。
4. P119段2行6,「寵物與人們之間的感情連結度,和家中人口數成反比」,成反比應該譯為「呈負相關」。
最後,版權頁,作者名音譯為【海爾‧賀佐格】,封面和書脊卻譯為【哈爾‧賀札格】


另一位網友挑的

1. p.45 同個人一下叫「菲力思」,一下叫「菲莉思」
2. p.75 phylogenetic scale 翻成「進化級數」
3. p.96 一隻狒狒打哈欠代表他很無趣。(原文應該想講「覺得無聊」之類的吧)
4. p.105 反「應」應為反「映」(但有的地方沒有這錯別字)
5. p.130 紅辣椒這邊建議附上原本的團名(Red Hot Chili Peppers),就像本書很多地方都會附上英文詞彙一樣
6. p.190 走「進」那隻斑馬,應為「近」
7. p.204 「被」重出成「被被」
8. p.209 「榮」光煥發,應為「容」
9. p.210 數字「變」會逐漸減少,應為「便」
10. p.213 按下「板」機,應為「扳」機(這個不太確定,因為走在積非成是的邊緣)
11. p.280 等號建議使用全形,因為後兩頁的加號是全形
12. p.283 堆「的」像山一樣的辣雞翅,應為「得」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25 人中有 25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福爾摩沙三族記

福爾摩沙三族記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6/07/10

我讀完<福爾摩沙三族記>的心得是:為什麼歷史課都沒教這些?

<福爾摩沙三族記>是由陳耀昌醫師所寫的「小說化的歷史」,內容是敘述荷據時期的「福爾摩沙」,轉變為鄭氏時期「臺灣」的這一段歷史。而這一段歷史,也就是以前所謂「臺灣史四百年」的起點,也是「福爾摩莎」的終點。在這一個世紀,臺灣有了這樣一個極大的轉變,我也對荷蘭政府與鄭氏父子在我心中的歷史定位重新評價。對我來說,這一段歷史已經不是歷史教科書簡短「民族英雄鄭成功從荷蘭人手中救回臺灣」的評論就簡單帶過,而是福爾摩莎、平埔族、梅花鹿消失之前的晚年故事,以及東方與西方的全球第一場戰爭。

所謂的「三族」,是指西拉雅人、漢人與荷蘭人。這三個民族在臺江內海一帶的相遇、合作與衝突。現今出身於台南地區漳泉後代的一些福佬人,他們在臺灣第一代祖先,則往往可以追溯到一位荷蘭的女性。這一位女性常常被稱為「臺灣福佬的荷蘭查某祖」,陳醫師在小說中先塑造這一個人物,設定為荷蘭牧師亨布魯克(真有其人)的女兒,作為故事的開端。明末清初時期,許多大航海時代的歐洲人陸續造訪福爾摩沙,當時最壯大的荷蘭東印度公司以臺江內海為貿易據點,並發展殖民政策。書中可見荷蘭人面對臺灣平埔族以及在台漢人的殖民政策,以及「郭懷一抗荷」事件的始末。再帶到被清廷逼到走投無路的反清復明餘將鄭成功,為退守自福爾摩沙而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爭戰,而爆發中國與歐洲的第一場戰爭。「小說化的歷史」雖然不完全如歷史學般的真實,但是陳醫師本身熟悉這一段歷史,便順著歷史的發展脈絡,經過適當地修潤之後,成為一冊史詩般的小說。

我讀完這本書的心情是很沈重難過的,主要是因為這一段「福爾摩沙變成臺灣府」的歷史,背後其實是福爾摩莎、平埔族與梅花鹿的流逝。而我很納悶的是,歷史教科書卻鮮少充分的陳述這一段歷史。大多數人都知道「鄭成功趕走荷蘭人」、「屯田政策」這些事情,但是背後的一些近因遠因與歷史脈絡,卻鮮為人知。所以讀完之後,雖然荷蘭人與鄭氏對福爾摩沙而言都是外族,但是對福爾摩沙的態度卻截然不同。荷蘭東印度公司欲將福爾摩沙發展為東方貿易的據點,因此有長期經營的規劃與盤算。而荷蘭對平埔族與在台漢人的態度大不相同,實質政策上也有所差異。因此,「郭懷一抗荷」是在台漢人對荷蘭不滿而引發,而非平埔族。因此,我認為在論述這一段歷史的時候,應該將原住民與在台漢人區別清楚,而非一概稱呼為台灣人。

而鄭成功方面,鄭氏對在台漢人而言或許算是「民族英雄」,但是對平埔族而言或許並不一定如此。鄭成功敗走福爾摩沙,戰勝當時極為狀大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在以將兵分區屯田,開墾臺灣。不過我對鄭成功的評價並沒有這麼偉大,對我來說鄭氏只是敗將外族,來台僅數年,屯田政策也僅是虐兵暴政(沒有開墾到一定程度者處死)。雖然鄭氏的生平確實悲慘崎嶇,個性暴躁易怒,動不動就殺人,親信勇將親戚也不例外,最後鬱憤自殺(關於鄭成功的死因,書中有討論)。因此讀完書之後我不認為鄭成功有偉大到那種程度,不過不可否認的是,他開啟了臺灣歷史的新頁,但對我來說,這是建立在福爾摩沙流逝犧牲的結果。

我曾經到過大眾廟、臺江國家公園幾次,但是在讀這本書之前,卻還沒有感受到這一段歷史的重要性。在讀完書之後,才感受到台南市這個以前的臺江內海,曾經是如此重要的歷史現場。也藉由這本小說,讓我對這段歷史有了重新的認識,我也希望再尋覓機會到台南重新感受這一段歷史。至少,我認為應該要先去瞭解客觀的歷史事實,再依照自己的判斷對這些歷史人物與事件重新評價,這樣才有能力以史為鏡、鑑往知來。讀完<福爾摩沙三族記>之後,我現在正在進一步讀<決戰熱蘭遮:歐洲與中國的第一場戰爭>與<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希望重新認識這片土地的發展故事,讀完後,再來分享,也許會有不同的認知與感受。

喔對了,對這本書本身我認為沒有太多缺點,易讀且劇情發展不拖泥帶水。我真的要挑剔的,就是前面的「推薦序」未免也太多了!讓我讀得有點煩,而且有些看起來只是為了作公關而找來寫的廢話。

我只是對歷史故事有興趣,然後選擇對有興趣的部份作脈絡的追尋,也喜歡造訪歷史現場。對於歷史學,我是完全的業餘,若有誤解之處還請多包涵建議指教,感謝。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1 人中有 10 人(90.91%)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鳥的感官:當一隻鳥是什麼感覺?

鳥的感官:當一隻鳥是什麼感覺?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6/07/10

你我的生活周遭時時刻刻充滿刺激,這些刺激可能來自於人、其他生物或環境,形式可能是光、聲音、溫度或化學分子。這些刺激不一定會讓你臉紅心跳、腎上腺素高升或是變成超級賽亞人,但是有些刺激承載著重要的訊息,有些刺激則會造成傷害。生物都必須面對及處理刺激,並且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做出適當的反應,才有機會在環境中生存,繼而繁衍下一代。

生物透過感覺器官接收各種形式的刺激,在大腦中整理這些第一手訊息,構築出外在環境的的初步藍圖。人類透過視覺和聽覺來認識這個世界,藉由觸覺、嗅覺和味覺接收不同性質的訊息。這是人類大約以一米七到兵長一米六的高度直立行走於陸地上,所需要的感覺器官與能力。那麼,生活中必須飛天、遁地、泅潛、摸黑,不同身材大小的各種動物,又是如何透過不同廠牌型號的感覺裝備來探索這個世界呢?這個問題可相當困難了,「感覺」是相當主觀的事情,除了當事人以外,實在很難猜想他人的感受如何。如果只是用自身的立場臆測,勢必會產生許多偏見。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與反應都如此高深莫測了,更何況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令人嘖嘖稱奇的鳥類感官

鳥類振翅登天的能力,讓牠們成為一群非常容易引人注目的生物。《爾雅•釋鳥》有云:「二足而羽,謂之禽」,有羽毛和兩隻腳生物稱為鳥。羽毛是鳥類獨特且重要的特徵,大約在八千萬年前,羽毛將鳥類帶離地面,到天空拓展新的生活空間。鳥類的演化就如同鳥類本身一樣一飛衝天,多樣性大幅度提升,並且佔據了各式各樣的棲地:濕地、極地、高山、海洋、森林、草原、都市,都能見到鳥類的身影。

鳥類以飛行為基礎,調整身上的感覺裝備,持續探索各種不同的環境。猛禽運用絕佳的視力搜尋獵物;貓頭鷹敏銳的聽覺蒐集著黑暗中的各種動靜;濱鳥(shorebird)喙尖的觸覺能發現潮間帶裡的美食;紐西蘭的鷸鴕(kiwi)能嗅到土壤15公分深處的蚯蚓;油鴟(oilbird)運用回聲定位讓自己能在黑暗中自由活動;斑尾鷸(Bar-tailed Godwit)以磁覺感受地球磁場,確認方位之後,一口氣從阿拉斯加飛到紐西蘭;行為生態學家甚至已經在嘗試瞭解鳥類的情緒、情感與意識。

知己知彼的賞鳥者

讚嘆鳥類的各種感覺器官之餘,瞭解鳥類的感官世界,也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人類早已經開始嘗試瞭解鳥類的感覺,最初的目的是有效獲得今天的晚餐。狩獵是個充滿不確定的活動,為了要提高打獵的成功率,獵人必需要熟悉獵物的習性,巧妙的避開靈敏的感覺器官,才有機會獲得戰利品。雖然現代已經以農業取代狩獵,但是狩獵這個驚險刺激的活動悄悄且典雅的轉化為賞鳥活動,獵槍變成望遠鏡和長鏡頭相機。雖然賞鳥活動不再奪取鳥的生命,但還是保有狩獵的隱蔽、屏息、凝視、等待、攻擊(望遠鏡對焦或按下相機快門)所帶來的驚喜、期待、刺激與失落。不是每一次賞鳥都會成功,即便是耳聰目明的賞鳥高手,也會有摃龜的時候。因此,想要累積傲人的賞鳥紀錄和鳥類相片,不僅要學會找鳥,也要學會不被鳥找到,躲過感覺器官和警戒範圍,神不知鬼不覺的欣賞鳥的美姿美儀,並留下令人驚豔的照片。

人也可以有鳥的感官嗎?

博物學蓬勃發展的十八及十九世紀,博物學家開始解剖各種動物的感覺器官,探索盲眼鐘錶匠製造的精密儀器。尤其能恣意在空中飛行的鳥類,更是吸引了博物學家的目光:牠們如何適應這樣的環境?在高速飛行的狀況下,如何持續接收來自環境的各種訊息?人類與鳥類共處於同一個環境,鳥類的天擇歷程解決了一些人類無法解決的問題,人類便開始觀察鳥類的形態與行為。仿生學(biomimicry)雖然是個新穎的名詞,但是人們早已在做同樣的事情,例如達文西曾經觀察鳥的飛行與翅膀結構,設計適於人類的飛行器。透過比較解剖學和行為生態學,揉合演化適應來解釋鳥類的感覺器官與功能,讓人們逐漸認識了鳥類的感覺。但是,許多環節仍然充滿未知,值得我們持續探討,並且應用在生活之中。例如鳥類內耳負責偵測聲音的毛狀細胞(hair cell)會定期更換,讓鳥類終生可以維持良好的聽力。然而,哺乳動物則否,到了一定年紀,聽力可能會產生無法挽回的損傷。鳥類保養聽力的機制,或許能夠挽救人類的聽力傷害?

鳥類的感覺器官及適應環境的機制令我們嘖嘖稱奇,然而,也應該要小心過度著迷、執著於演化適應的解釋之中。並非生物所有的形態特徵,都具有演化適應上的功能。哈佛生物學家古爾德(Stephen Jay Gould)在1979年發表的經典論文中提到,生物的特徵就像威尼斯聖馬可(San Macro)大教堂圓頂及拱門之間的「三角拱壁」(spandrel),是建築圓頂及拱門興建之後,自然會產生的衍生物,在設計之初,並不具有特定的目的及功能[1]。

全球共同的金絲雀

二十世紀初期,金絲雀(domestic canary)對於煤礦坑內的一氧化碳、甲烷及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較為敏感,其衰弱或急躁的反應,便成為礦工逃離惡劣環境的警訊。「煤礦坑裡的金絲雀」(canary in coal mine)成為比喻「能提早警覺危機來臨」的諺語。「氣候金絲雀」(climate canary)則是指對環境變化敏感,其狀態變化能作為預警的生物,也就是指標物種(indicator species)。

礦坑中的環境警示已經由偵測儀器取代金絲雀,但是鳥類的指標身分並未結束,而是從礦坑擴展到整個地球。鳥類感受的光波長、音頻率以及化學分子的濃度與人類大不相同,面對急遽的全球環境變遷,鳥類的現況與數量,成為重要的生物多樣性指標(biodiversity indicator)。透過鳥類數量的變化,我們至少能知道環境現況讓鳥兒們活得好不好。幾十年下來,臺灣的環境變化確實讓黃鸝的歌聲從我們的生活中抽離,如果連麻雀、白頭翁、綠繡眼這都市三劍客都活不下去,那究竟會是何等惡劣的環境呢?雖然我們對鳥類的感覺還很陌生,只能先從數量變化評估環境變化,如果瞭解鳥類的感覺,便能具體探究那些因素讓鳥類活不下去,也能針對問題做進一步的改善。

我不是鳥,但與鳥共存於同一個世界,因此探索鳥的感覺,讚賞鳥類適應之樂,也反省鳥類逝去之殤。



引用文獻

Gould, S. J. and Lewontin, R. C. 1979. The spandrels of San Marco and the Panglossian paradigm: A critique of the adaptationist programme. Proceeding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 B, 205: 581—598.

延伸閱讀

Bird Sense (書籍官方網站)
What the Robin Knows: How Birds Reveal the Secrets of the Natural World
鳥為什麼鳴唱
飛行的恐龍:鳥類飛行演化的科學探案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2 人中有 2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臺灣野鳥手繪圖鑑[附放大鏡/二版]

臺灣野鳥手繪圖鑑[附放大鏡/二版]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6/07/10

從高中一年級(2001年)開始,我的賞鳥生涯已經經歷了14個年頭。從把小鳥納入望遠鏡的視野中、正確的辨識鳥種、學習鳥類生物與生態學理論。至今,成為以鳥類為研究對象的研究者、以鳥類為國家生物多樣性指標的政府幕僚、以賞鳥為休閒活動活動的自然愛好者。鳥類,早已成為我生活的許多部份。

當時,我的第一本野鳥圖鑑是1991年,由吳森雄老師、劉小如老師、蕭慶亮老師等人所著,由日本鳥類畫家谷口高司先生繪圖的《台灣野鳥圖鑑(亞舍圖書出版) 》,書中共收錄66科458種的鳥類。在當時的賞鳥資源下,可說是人手一本的鳥類觀察聖經。就一個高中生的財力、時間與行動能力而言,常常賞鳥的地點不外乎關渡、社子華江橋等濕地,或是新店、烏來等低海拔山區,《台灣野鳥圖鑑》的內容已經相當充足。

隨著賞鳥風氣的盛行和鳥類攝影的普及,越來越多人加入賞鳥的行列。不僅留下不少鳥類的觀察與影像紀錄,也讓許多鳥類知識的討論更加熱烈。近二十年來,臺灣許多新紀錄鳥類,都是由業餘的鳥類愛好者所發現。除此之外,以分子生物技術鑑定物種的快速發展,大幅增加鳥類分類變遷的速度。2008年,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野鳥學會發布《臺灣鳥類名錄》,嚴格審查臺灣的鳥類出現紀錄和遷留狀況,共登錄560種鳥類。該名錄每年更新,2014年的鳥類名錄已經登錄626種。從1991年的458種,到2014年的626種,臺灣的鳥類在25年內增加了168種。對大自然更深入的瞭解與發現是可喜可賀的事,但也不免逐漸凸顯既有圖鑑的不足之處。

以1991年出版的《台灣野鳥圖鑑》而言,我個人大約使用至2007年。十來年期間,除了新發現的「新紀錄種(首次於臺灣發現之鳥種)」,該野鳥圖鑑並未收納金門及馬祖地區的鳥類,也無法即時隨著鳥類分類變遷而更新。因此,各界早已有出版新圖鑑想法。日後,曾有2007年由陳加盛先生所著之《台灣鳥類圖誌》、2010年由方偉宏先生所著之《台灣鳥類全圖鑑》、2012年由廖本興先生所著之《臺灣野鳥圖鑑:陸鳥篇》和《臺灣野鳥圖鑑:水鳥篇》。上述之圖鑑已經收納新紀錄種、金門及馬祖地區的鳥類,並且依鳥類分類現況更新,同時也加強了重要辨識特徵,彌補了許多舊版圖鑑的不足。

然而,這些新的圖鑑以鳥類照片為主,而非採繪圖方式著作。一個國家或地區的野鳥圖鑑,目前還是以手繪式的圖鑑為主流,照片式圖鑑為輔。主要因在於手繪式圖鑑能自由且確實地展示鳥類形態特徵(如顏色及形狀)、立姿與飛行姿勢,更重要的是顯示關鍵辨識特徵,是照片難以取代的特質。《台灣野鳥圖鑑》已經非常優秀,但是無法再更新再版,包括鳥種、分類歸屬、辨識特徵和分布現況都需要補充修訂。這幾年,手繪式圖鑑主要以蔡錦文先生所著及繪圖之《世界貓頭鷹圖鑑(2008年) 》、《世界鸚鵡圖鑑(2008年) 》和《雁鴨(2005年) 》,但僅包含部分類群之鳥種,尚無法成為代表我國之野鳥圖鑑。

2014年10月,由台北市野鳥學會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所共同規劃,蕭木吉先生主筆、李政霖先生繪圖的《臺灣野鳥手繪圖鑑》正式出版,將台灣的野鳥辨識工具書立下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蕭木吉先生為退休教師,在偶然的機會下開始觀賞鳥類。幾十年來,蕭木吉先生積極且仔細的觀察鳥類,並且遠赴東亞-澳洲遷徙線(Asian-Australasian Flyway)上的國家,仔細觀察鷸、鴴、雁鴨、鷗、猛禽、柳鶯等難以辨識的鳥類,並且留下許多影像紀錄。《臺灣野鳥手繪圖鑑》可以說是蕭木吉先生多年觀察經驗的精華紀錄。

李政霖先生的繪圖能力,是《臺灣野鳥手繪圖鑑》得以誕生的重要關鍵。鳥類圖鑑的繪製,與藝術作品大不相同,必須真實的呈現鳥類形態與色彩,除了鳥類照片,也必須親自到戶外觀察鳥類,加強鳥類體態與顏色的掌握程度。也因此,書中的每一隻鳥類圖片,都經歷過數次審慎的審查、修改、校訂甚至重繪。在相當細微的辨識特徵上,例如田鷸屬鳥類的尾羽、海鳥的頭形及喙形、鷗類的飛行姿態等等,另外繪製新的版面或特寫,以便讀者清楚理解便是要領。此外,圖鑑中也畫上各鳥種棲息環境的插圖,讓讀者可以快速掌握該鳥種常常出現的環境。

近年來,由於分子生物技術快速發展,鳥類分類的變動也非常快速,使得世界各國的鳥類名錄和鳥類圖鑑都必須時常更新。《臺灣野鳥手繪圖鑑》以每年更新資訊的《臺灣鳥類名錄》為基礎,並以《Clements 世界鳥類名錄 6.9版(The Clements Checklist of the Birds of the World version 6.9)》作為鳥類分類的主要依據。該名錄是每年定期依最新鳥類分類研究而定期更新的鳥類名錄,以此為基礎,便能呈現目前人類對鳥類的分類與分布的最新認知。《臺灣野鳥手繪圖鑑》經審核在臺澎金馬地區有確切出現紀錄之鳥種後,共收錄20目88科675種鳥類,其中包括27種特有種、56種特有亞種、21種引進逸出種和14種新紀錄種。

整體而言,無論是賞鳥的新手或老手,《臺灣野鳥手繪圖鑑》都能成為一本「在野外能快速查閱」、「在家中能細細研讀」的鳥類辨識工具書。目前也已經著手規劃英文版,將由資深鳥類觀察者吳建龍先生翻譯,期望能讓更多對台灣鳥類充滿好奇的外國鳥友,探索台灣的鳥類世界。《臺灣野鳥手繪圖鑑》為臺灣的鳥類圖鑑,跨出了新的一步,讓《台灣野鳥圖鑑》完成階段性任務,勢必成為台灣鳥類的主流圖鑑。面對快速的分類變遷,隨其時常更新再版,也成為現代鳥類圖鑑的新挑戰。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8 人中有 18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致命演化

致命演化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6/03/30

致命演化:莫忘謙卑與人性

歷經將近五個小時的航程,目前正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的上空,即將抵達甘地夫人國際機場。時間是午夜十二點,往窗外望去,可見萬家燈火的耀眼光芒,互不相讓的往天空閃耀。明亮的道路串連更明亮的建築區,形成一幅原本不存在於大自然的構圖,隨著離地面越近,越能清晰地看見箇中紋理。原來,這就是全球人口數第二的國家,首都夜晚的樣貌。人口超過十二億的印度,僅次於超過十三億人口的中國,兩個國家容納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如果說,每個人的生命歷程都是一場故事,目前正有七十三億多則故事在地球上書寫,且毫無停歇的持續增加,有些歷程引人注目,有些故事還來不及細數,便默默的流逝。

從第一個生命在地球上出現以來,已經有難以計數的生命如過客般來來去去,走過出生與死亡。其中,具有相同性質的生物,彼此相互吸引,在步入死亡的幽谷之前,將自私的基因重新組合後傳遞給下一個生命,展開新的歷程。這群生物被歸屬於相同的「物種」,如果相同的物種正巧處於同一個時空之下,則又被稱為「族群」。雖然基因在族群內以特定的方式傳遞,然而,生命的開始與結束,抑或不明原因的突變,都造成各種基因的數量產生變化,這就是演化:族群內基因頻率的改變。

即便許多物種曾經在地球上落腳,絕大多數的物種最後都走向滅絕一途,我想,人類也不會例外。翻開一些介紹地球生命史的書籍,時常述說著某個時代由某些生物稱霸,我們也就這樣在腦海中形塑遠古年代的生命藍圖。然而,仔細一想,究竟什麼才是所謂的「稱霸」呢?是數量的多寡?還是站上食物鏈的頂點?抑或是誰稱霸與否並不重要,而是誰能夠在多變的環境中,淵遠流長的活下去?

生態學是研究生物與環境之間關係的科學,生物會影響環境,環境也會影響生物,彼此之間的交互作用複雜,長久以來未曾停歇的相互制衡,形塑今日世界的樣貌。人類不是唯一大幅改變環境的生物,光合作用改變了大氣的組成、河狸啃下一片森林、狼群改變河流…。但是,人口爆炸式的成長,已經大幅改變芸芸眾生所共有的地球。極少生物如人類般,把地球變成適合自己生存的環境,最後卻將自己逼入岌岌可危的泥淖。科普、小說和電影,不斷的用各種手段提醒人們目前面臨的潛在危機。《大崩壞》和《失控的進步》報導古代人類社群的前車之鑑,希望現代人以史為鏡,避免重蹈覆轍;《群》和《明天過後》生動的模擬大自然反撲後的結果;《地獄》以但丁(Dante Alighieri)的《神曲》和波堤切利(Sandro Botticell)的《地獄圖》為象徵,試圖將大部分的人類從地球上抹去。

《致命演化》也不例外,彷彿是陸地版的《群》,但是《致命演化》更令我感到不寒而慄。《致命演化》揉合了現實世界所面臨的諸多議題:氣候變遷、生物剽竊、基因改造、能源、生物非法貿易及棲地流失,雖然故事是虛構的,但這些卻是現實社會必須面對全球性議題。《致命演化》的情節雖然不亞於科幻,以現實議題形塑的故事骨幹,將人類所共同面臨的考驗,歷歷在目的浮現在小說的文字中。在虛構與真實之間,不僅警示意味濃厚,而且,那很可能就會在不久的將來發生。如果人類還無法改變習以為常的揮霍無度、克制無窮的欲望,那麼,《致命演化》便可能是人類自伐的結局之一。

作者雅尼克.孟杰(Yannick Monget)將這些龐大的議題巧妙的以原文書名「蓋婭」《Gaïa》融合。蓋婭是古希臘大地女神的名字,1970年代,英國科學家詹姆斯.洛夫洛克(James Lovelock)提出「蓋婭假說」(Gaia hypothesis),認為生物與地球環境中的無機物交互作用,形成一個自我調節的複雜系統,像是一個龐大的生命體,讓所有的生命能在地球上生存。

雖然蓋婭假說具爭議,卻有另一個概念相似的名詞在近幾十年出現,而且廣受各界矚目及討論,那就是「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生物多樣性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總稱,認為生命是一個互依互存且難以分割的整體,沒有一個生命能夠完全不依賴其他物種而獨立生存。生物多樣性的概念不只闡述了生命世界的複雜與值得持續探索之處,更提醒人類也是生物多樣性的一員,並非高高在上的王者。

科學是一種追求真理的系統性活動,也是人類認識這個世界的工具與方法。有個說法認為科學是一個框架,框架內的部分,是我們已知的知識;框架外的世界,則是一片未知的宇宙。因此,人類所從事的科學性活動,就是在努力的擴大這個框架,讓我們對世界的瞭解能更多更廣。至今,這個框架非常的渺小,未知的世界依舊浩瀚無垠。牛頓說:「我就像是一個在海灘上玩耍的孩童,一會兒在那裡發現一枚美麗的貝殼,一會兒又發現一塊奇特的石子。但是,對於眼前茫茫的大海,我卻一無所知。」

同樣的,在生物多樣性這個複雜的系統內,我們也在面對龐大的未知。對於誰與誰有所牽連?誰會受到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孰正孰負?孰強孰弱?還無法給一個肯定的答案。因此,我們應該盡力維持生物多樣性完整,小心翼翼的避免各種過度的衝擊。我們無法預料,水面細微的漣漪是否會在地球另一端引發海嘯;蝴蝶輕輕地揮動翅膀是否會在遙遠的國度掀起颶風;抑或是太陽風暴讓巨大植物佔領世界。我可不敢保證,任意拉扯蓋婭的一根頭髮,她會給你什麼樣的臉色瞧瞧。

即便如此,世界上仍然有像主角格蘭一樣的人,揮霍無度的耗盡自然資源,也不願相信來自各界的警告與勸說。畢竟,這些生物與環境之間的影響,常常間接、緩慢而細微,不容易立即感受到事情的嚴重性。但是,當事態嚴重時,早已經為時已晚,無論是環境的變遷,還是物種的滅絕,都是難以挽回的永久變化與消失。也許,唯有如格蘭置身於故事中的遭遇,人類才會覺悟,在沒有能石油與電力的原野地時,汲汲營營求得的名與利、雍容華貴的奢侈品、日新月異的高科技,都變得毫無用處。剩下的,只有跑不快、跳不高、無法爬樹、不善游泳、更遑論飛行的人類軀體。

哥白尼將地球自宇宙中心請出,達爾文將人類萬物之靈的皇冠摘下。不可否認的,人類的能力有限,認知也有限。科學與科技的發展,讓我們踏上月球、泅潛深海,但是,當我們面對這個世界時,莫忘謙卑與人性。每個生命都會面臨死亡,每個物種也會有終點,黎明般的初生終究會步入瀕臨黑暗的衰頹。演化是生命尋求生路的機制,會有物種的終結,也會有新的物種誕生。人類這個以智慧為學名的物種,不應該親手逼自己滅亡,而是認清自己在生物多樣性中的定位,與芸芸眾生共存於蓋婭充滿生命力的懷抱之中。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2 人中有 2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