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糕的所有評鑑

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

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6/07/12

  我很喜歡這本書的寫作方式,作者一開始先敘述艾迪死前一個鐘頭的事,讓我們對艾迪有了一些了解後,才進入到主軸。作者將篇章分為在天堂遇見的第X人、第X個功課,其中穿插著艾迪的生日,切換著故事的視角、觀點,讓人讀起來不會覺得乏味。
  一些章節的安排會讓人在讀的時候不太明白為什麼作者要忽然講這些,讀到後面才恍然大悟,原來作者的安排都相當巧妙,先前的故事是跟接下來要講的故事息息相關,就如同艾迪的生日,艾迪的生日都隱晦的說出接著要發生甚麼、作者要告訴我們什麼。故事中偶爾也穿插著現世的事,告訴讀者們艾迪死後還活著的人們是怎麼處利後續事件的,算是給讀者們一個完整的交代。
  這是本非常有意義的書,如同書腰上所說,作者帶給我們一個關於「希望、堅持、認錯與相信」的故事。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5 人中有 5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殺人之門(改版)

殺人之門(改版)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6/07/12

  這是我接觸的、第一本東野圭吾的書,之前就聽過他的盛名,卻遲遲沒有去閱讀他的著作,因緣際會下才開始接觸,因東野圭吾的著作太多,在網路搜查一翻,以及圖書館正好有這本書,就從殺人之門看起,才看了不到三分之一,我便深深愛上東野圭吾。東野圭吾的作品結構嚴密細緻,精彩地刻畫人性與人際關係,是我喜歡他原因之一,而他的題材多變、筆下的內容涉及許多領域,推理、幽默、科幻等,不會令人生厭。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二版)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二版)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6/07/12

  這是我閱讀的Mitch Albom的第二本著作,我因《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這本書而認識Mitch Albom,那時就被他說故事的能力深深吸引,便接著來閱讀他的名著《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才讀了沒幾頁,我就知道我會喜歡這本書的。他的寫作手法跟《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很相似(應該倒過來說才對,畢竟是《最後…》這本先出版),穿插了許多米奇跟墨瑞在米奇還是大學生時所發生的事,以及對墨瑞更詳細的介紹。當然,這些小故事跟主線劇情是有關係的,或許一開始會不懂為什麼這裡要提到這件事,但慢慢往後看,便會豁然開朗,原來是要為後面的劇情作鋪陳。
  我很喜歡Mitch Albom的寫作手法,沒有華麗的辭彙或曲折離奇的劇情,也沒有濃烈熾熱的情感,有的只是溫馨與感傷。溫馨的是,愛與關懷讓生命充滿不朽,死亡結束的只是生命,並不是關係;感傷的是,究竟有多少人能體會書中的道理,並真正的實踐,連作者Mitch也是在老教授的生命快結束時才領悟。《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沒有高深、充滿哲理的論調,Mitch Albom從平凡瑣碎、看似理所當然的日常生活中去發掘,並體現生命的真諦,而這也是真實發生的故事,更能讓我們從中受益,墨瑞不只是Mitch的教授,也是我們這些讀者的教授。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2 人中有 1 人(5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

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6/07/12

  當初會閱讀這本書是因為對"與佛洛依德、榮格齊名,並稱心理學三巨頭"的標語感興趣,因為我之前真的不知道阿德勒這位心理學家,雖然我對心理學略感興趣,還是擔心這是一本充滿哲學性、科學性內容的書,怕我看幾頁這本書對我就沒有吸引力,但我看完第一張就完全著迷了。
  作者透過年輕人與哲學家的對話來告訴我們阿德勒的心理學是怎麼一回事,以及心理學與哲學之間的關聯性,這本書不單單只有傳授我們阿德勒心理學,透過年輕人,我們可以發出我們的質疑,做出反駁,年輕人的疑問大多是我們也會擁有的,作者都一一為我們解答。
  一開始或許會無法理解、沒有辦法很快接受,作者安排了合適的停頓點,讓我們休息,思考哲學家所說的話,等能理解或找到反駁點後,再繼續閱讀下去。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