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s的所有評鑑

終結者:馬里安諾‧李維拉自傳

終結者:馬里安諾‧李維拉自傳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6/07/31

李維拉總是保持謙虛、樂觀,還有在他自傳當中多次提到的信仰,來幫他度過各種難關,每當他遇到挫折,投不好、被敲出安打、救援失敗,他承擔在球場上的任何失誤,然後整理心情、保持冷靜,調整後再投出下一球,這份人格特質也影響到場外,在漫長球季中經歷家人過世,想要參加兒子的畢業典禮(因為自己高中沒畢業),李維拉不斷的調整自己,保持工作狀態,這即使對於一般人來說也很難達成,相信我們都有經驗,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或身體微恙,讓自己無法專注在原本該專注的事情上。

但李維拉專注了十八年。

「終結者」有點像是洋基的近代編年史,然後揉合了李維拉個人的情緒跟生活,他看著原來的球星離開,也看著新來的球星報到,來來去去,就剩下基特(Derek Jeter)跟波薩達(Jorge Posada)陪伴他從小聯盟到退休。每年可能會有些新面孔,可能世界大賽冠軍,又或者被掃地出門,李維拉關門失敗,但不管怎樣,隔一年又是新的開始。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無法再站起來。
Mo(李維拉的綽號)在比賽中雖然看起來冷靜並且可以控制情緒,不代表他沒有任何感情,他尊敬洋基前老闆喬治‧史坦布瑞納(George Michael Steinbrenner );對舊洋基球場充滿回憶的敘述;防護員吉尼‧莫納罕罹患癌症後的關懷…更別說他對於低潮的隊友們的打氣,均證明李維拉對人的敦厚與友善。

我喜歡看運動員的傳記,自己生命中運動員的身分讓我讀起來感同身受而又讚嘆不已。每個人的才能、優點不一,但決定人生是否豐富的卻是自己的個人特質,不理會外界的雜音,沉穩的投好每一球、解決掉每個打者,完成自己當下的任務。李維拉18年來貫徹其人生哲學,完美的從球場謝幕,接下來則是跟他太太在紐約建立教會,登上人生後半段的舞台。簡單思考,擁有信念,從一而終,是李維拉的寫照,不管是招牌卡特球,還是他的生活方式。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4 人中有 4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巷仔口社會學

巷仔口社會學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6/07/31

觀察其實是蠻有趣的一件事情,雖然現在多數時間都被滑手機所取代了,社會學就是更有系統、邏輯及學術的角度來觀察這個社會,這是我看完書的想法。
本書是由多位專家學者,探討這個社會各種面向的問題所匯集而成的一本書,從軍中的霸凌事件到太陽花的政治觀點、年金改革、工作上的性別不平等,或是以女性思維來探討生產這件事,甚至連身心障礙、街友的困境及現狀都可以是討論的主題。值得注意的是,書中的論點都是有憑有據,除了引用文獻外,統計資料的整理讓其論點更具說服力。

本書把現在的事實連結到過去的歷史演進,佐以理論知識,給予不同的觀點,有些問題雖然不是那麼有興趣,不過正因為從來沒想過,所以才覺得更驚奇咧。坦白說有些內容不是那麼認同,但重點在於他提出了一個方向,讓讀者可以去思考,也正因為有思考之後,才能了解該事件對自己產生的意義跟影響吧!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我們的幸福時光(電影書衣版)

我們的幸福時光(電影書衣版)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6/07/31

作者序中寫著:
「有朋友一同哭泣的他,是幸福之人
能擁有為他哭泣之心的我,是幸福之人」

我覺得處在現在大部分的青壯年人都跟維貞很像,我們度過了經濟起飛的年代,享受著科技的進步跟衣食不缺的優渥環境,正因為我們可以過得很舒服,所以當有心靈上的不順遂時,更容易產生負面的情緒及無法排解的壓力,也因鮮少看過、體會過社會陰暗面的現實,有時會陷入別人都過得很好、只有我最悲慘的處境當中,殊不知我們根本就不懂沒有明天的痛苦,卻兀自哭喊著誰能了解我的哀傷?

這是本小說,卻真實描寫了人性忽略的部分─知足、惜福及分享,不想要這麼說,可人往往要比較後才知道自己有多幸福,比如說失去健康、親人、財富,但我們是否知道有的人根本就沒有過這些我們看似平凡的東西呢?

本書有些許的宗教意涵,以及對死刑的探討,看了封底的作者簡介,才發現這位韓國作家如此溫暖,能夠用文章感動人心,『社會關懷成為作品中鮮明的特色』,因為其對社會的關注,造就了她筆下的人物描寫的更有血有肉,有真實的痛苦,也有溫暖的人性刻畫。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2 人中有 2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文案力:如果沒有文案,這世界會有多無聊?

文案力:如果沒有文案,這世界會有多無聊?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6/07/31

作者厲害的是,光是用章節標題就可以很精確地描述他想講的事情,然後再來解釋他的意涵是什麼,佐以大量的案例跟實際生活中遇到的情況、時事,這些都是你我可能碰到的,比如電話行銷或是抵制黑心商品。本書讀來沒有什麼負擔,只有作者腦袋瓜裡的跳躍與飛翔,用著精闢的文字跟有感情、溫度的故事,提點你在創造新的事物時所需要注意的細節,不一定是文案,也可能是你的工作,你的生活。
章節內的小標也很明確,讓你知道這段文字表達的是什麼,如果忙的話,直接看小標就能夠略知一二,在每個小節結束後也有重點整理,當作複習的工具書也是夠受用的了!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臺灣生活圖曆:黃金田民俗畫Ⅹ現代生活曆

臺灣生活圖曆:黃金田民俗畫Ⅹ現代生活曆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6/07/31

現代化的台灣,雖然還保有部分的習俗,也會過傳統的節慶,並遵照傳統文化來做,不過已經省略了不少步驟,台灣生活圖曆的編排方式是按月來撰寫,講的是二十四節氣跟各種年節,包括國曆與農曆,甚至還有一些各地方政府、農漁會舉辦的地區性活動,稱得上相當齊全。

書中還會帶到過往台灣農家的習俗或日常生活,比如出生時的規矩與禁忌、小孩的玩具、農忙時的情形、各種因為時代創造的流動攤販、戀愛、結婚嫁娶,甚至是各種宗教信仰習俗。因此可以在本書略窺農業時代的面貌,當然有的習俗只流傳在不同的地方,有的習俗則是簡化到目前的樣子。

本書趁著各種時節、天氣、節慶順勢講述了相關民俗的由來跟俚語,農業社會中,不若現在的科學、科技發達,主要是靠著經驗、人力合作完成,當中的活動多半變成禮俗、口語傳承下來,生長在工業社會發展快速的人們,雖然脫離農業社會才短短數十年,卻好像已經很遙遠。

透過文字跟黃金田先生的民俗畫作,仿佛可以穿越時空,回到數十、數百年前的台灣,看我們的祖先如何在那個年代生存,看他們如何詮釋當時的生老病死。有幸經歷經濟起飛的年代,突飛猛進的科技使年輕人享受便利、快速的生活方式,過去的農業社會發展的時間雖然緩慢,蘊含的文化卻是深厚而饒富意義,跟網路時代的速食文化流動之快,簡直是天差地別。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來自天堂的第一通電話

來自天堂的第一通電話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6/07/31

本來還以為又是一本富含寓意而溫暖的故事,但看到後面才發現,不僅處處懸疑,看完之後有些複雜的問題跟許多想法,讓我一開始有點摸不清楚本書的主題是什麼?或者,這才是作者的用意。

這世界上到底有沒有天堂?
我的親人在離開人世後去了哪裡?
每個宗教或信仰可以有自己的解讀,但不變的是,人們對於逝去親人的思念。
我們有很多話想要對親人說,或許帶些遺憾,或許是放不下的感情,因為他或她的離去,再也無法說或無法為他們做些什麼。

書中描繪著人們接到過世親人來自天堂的電話,各種情緒的出現,以及大大影響了他們的生活。原本以為隨著深信不疑的人在禱告、半信半疑的人在觀望、不相信的人在怒罵,天堂的電話引發了小鎮一連串的事件,離世的家人聲音聽來格外熟悉,過往的畫面、當初巨大的悲傷都重新湧上心頭。
有人緊緊抓著電話,因為那是他跟親人唯一的橋梁;有人拒絕接聽,因為那是他不想面對的過去…

「有人懷念的靈魂,未曾真正離開。」

我們可以,
為了離去的摯愛、為了我們自己、為了愛著我們的人,
努力的活著。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所羅門王的指環:與蟲魚鳥獸親密對話

所羅門王的指環:與蟲魚鳥獸親密對話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6/07/05

本書中描寫作者跟他所養的動物們之間的故事,雖然只有一本書的厚度,卻是累積多少寒暑的結晶,內容開頭便講述勞倫斯在動物觀察中遇到的麻煩─說是麻煩但讀來卻讓讀者會心一笑(是說會笑的原因也許我們不是當事人吧),讓讀者很快的了解到他不是天才,而是靠著恆心與耐心完成;其他章節包括「可憐的魚」(棘魚、泰國鬥魚、太陽魚,還有依賴著水的昆蟲)、馴悍記(養水鼠的過程)、盟約(豺種狗跟狼種狗的差異)、老家人(穴鳥飼養)等,該章節裡面還會穿插作者遇到其他同類動物的經驗來輔佐他的觀點,就可以知道這本書出現多少動物了。

作者花費許多時間與動物相伴,只為了不要錯過動物任何成長、生活的過程,進而了解動物們的習性、模仿動物的叫聲,作者使用其專業的知識輔佐,使得他在照顧上面較一般人來得得心應手(其實也是多年經驗的累積才得到現在的知識),但也有判斷錯誤,導致動物們大鬧屋子、離家或滅亡的事件發生。

有些習性是動物天生就會的,不用人教他們也知道該怎麼做,有些則是需要慢慢的教導及訓練。作者在飼養新的動物時,會因為一些疏忽而忙死自己,比如不小心當了鵝媽媽,小鵝不看到他就會緊張的亂叫,就算作者長得一點也不像鵝;勞心費力養了一窩的穴鳥,就為了觀察其生長及活動情形。

作者精闢而到位的描述,讓我在看書的時候似乎像是站在他旁邊,他一邊講解一邊在餵養他的穴鳥的畫面躍然於紙上。即使你可能從未看過某種動物,但也不會妨礙你對該物種的認識,勞倫斯就像是住在家裡附近的奇特大叔,人和藹可親卻動作有些怪異。看完本書,你會非常佩服作者,佩服他專注的程度以及對生命的耐心。

作者在觀察的時候也不忘提醒人們,雖然動物的取得來源有野外發現、買的、送的,但他是以動物學家的觀點來飼養及觀察,並不鼓勵為了非科學上的理由去購買稀有動物,「我們需要去尊重每個生命,並必須負擔生命生存的義務。」距離本書初版發行已隔數十年的現在,即便進步到科技世代,虐待、棄養動物的事件仍然頻傳,生命教育似乎並沒有進步太多。

作者在文末最後一個章節提到道德跟武器:溫和的動物打架就不一定比外表兇猛的動物溫和,長著利齒的猛獸也不至於打得非常血腥;作者描繪狼的打鬥,總是在輸家投降後便停止,但麋鹿卻有可能牴死母鹿及小鹿。又如同烏鴉會互相幫忙清理羽毛,卻不會猛然攻擊對方。但說來說去,
「只有一種生物,他的武器並不長在身上,而是出於他的工作計畫。因此,他的本能裡沒有相當的禁忌可以阻止他濫施殺伐,這種生物就是人。」
作者提出人跟動物間的比較,暗示讀者,如果動物尚有不殘害同類的天性,那自許為高等動物的人類,又應該要怎麼做比較合理呢?這段文字看來五味雜陳,小至三不五時上演的社會案件,中等如連串的恐怖攻擊,大至國際之間的戰爭,各國不斷開發新武器,為了彼此組織、國家的利益殺戮而不停止,我們如何稱自己為萬物之靈?

整本書的詳實內容令人讚嘆,內容並無什麼高深的學問,勞倫斯用淺顯的語言讓我們彷彿聲歷其境,畢竟除了考試跟興趣外,我們其實不太在意日常生活圈裡的其他生物,我們受到太多資訊的轟炸,整理資訊的速度跟不上吸收的速度,每天有太多一閃即逝的事務,怎麼會留意出現在我們的生命?不要忘記了,人類一開始也只是大自然裡面的一個小角色,與其他生命一起共存共榮,直到現代,我們才把自己困在冰冷、人造的水泥建築裡面。我們都走得太急促,有時間的話不妨停下腳步,看看路邊的訪客在做什麼,聽聽樹上的住戶在說什麼吧。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