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koooh的所有評鑑

從極權統治到韌性權威:中國政治變遷之路

從極權統治到韌性權威:中國政治變遷之路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6/12/19

這本書雖然薄,卻十分的精鍊,講述黎安友對中國民主化前景的看法和原因。
他認為政治文化和制度體制會對民主化造成最大的影響,前者是指外在廣大民眾對於政權的接受程度,後者則是政權內部替換的過程是否順利,若民眾可以接受而政權替換也沒有發生政變或權力真空,那就不會有民主化的聲浪和反動產生。
在書中的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民眾挺能忍受威權,可能是因為仍脫離不了傳統社會,加上已有非常多年的帝制歷史,根本上和西方就是不同的,而他們對於民主的定義也必然不同,所以多半都能接受現在的民主情形。
另一方面,中國已經歷經四代政權替換,不管官僚組織還是律法制度,都越來越制度化,菁英有插手政治的空間,就比較不會形成反抗勢力,也因為制度化而不會有接班問題,使反抗分子有機可乘,事實上,中國的上訪制度及各種彈性的控制手段,也壓抑了反對力量的發展。
因此,黎安友認為,在中國目前的政治文化以及當局者制度化的努力之下,應該不會步上東歐民主化的後塵,而是成為韌性威權。
最後,它也深刻的分析了兩岸問題,關於台灣的政黨派別有非常深刻的剖析,可能比多數台灣人還要了解,很值得一看。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空間就是權力

空間就是權力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6/12/19

這本書非常的淺顯易懂,美中不足的一點是,照片並不是非常漂亮,比較像是隨手拍出來的,不然一定會更有價值。
本書提出了一些可能許多人從未想過的問題,由於空間的有限,誰能主控空間該如何配置、如何填滿,這就和權力有關了,從蔣公銅像、對同性戀友善的空間、考量女性安全的空間等等,背後都牽涉到社會、政治的權力分配。
除了空間外,書中提到物品和地圖的觀點也十分令人印象深刻,物品可以作為回憶的媒介、引起話題的關鍵,有時甚至是人的心靈分身;地圖則不像我們想像中的客觀,其中牽涉製圖者的主觀詮釋。
另外,作者很注重城市中的塗鴉。在國外,塗鴉有更多樣貌,是許多人抒發的管道,不論是藝術家或是下層社會,都能在公共空間不干擾他人的抒發心聲。這讓我想到部落格的出現,同樣也是讓許多人多了抒發的空間,也能在抒發的同時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甚至相互切磋,厲害的人也能讓自己的部落格被政府、公權力注視到。不知道未來如果網路越來越普及後,是否會使塗鴉的人轉移陣地呢?(我覺得應該是不會,有太多人的生活是我所無法想像的)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真的不用讀完一本書

真的不用讀完一本書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6/12/19

這本書真是非常有趣,雖然這種推薦讀物的書很多,卻不像這本書的宗旨是教你如何賣弄文采,讓你在社交場合可以賣弄一下看過的書。
很特別的是他的脈絡,沒有特定的年代、國家、主題,而是從這個類型的文體延伸到另一個類型,在古今和世界各地之間穿梭,除了正文的部分,也會有一些tips,像是莎士比亞裡最好賣弄的幾個名句、世界上最難看完的書等等。
要寫出這樣的書,必然要有很深厚的文學底子,然而他毫不賣弄文筆,看起來風趣十足,果然是會寫出這種書名的人。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老年之書:思我生命之旅

老年之書:思我生命之旅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6/12/19

這本書很特別,是蒐集古今中外與老年議題相關的文學作品。
其中有很多很多詩篇,值得收藏下來慢慢品味,同時也能視此為老人文學的指引書單,有很多篇文章都令人很好奇原本著作裡詳細的內容是什麼。
看著這些文章,才知道以前的人是如何看待老、死、病,其實很多想法跟現在差不多,甚至更豁達,也可以看到不同宗教、不同國家的文人是怎麼思考的。
在二十世紀中,老人被社會排擠,只剩下病人、退休者的身分角色,隨著高齡化社會,讓人開始反思老年階段的價值、角色、權力和責任,老人開始要學習如何入老,在人類致力於延長壽命的同時,也應保存老年人的智力和工作能力,然而政府撥給老人的資金亦引起市代不公平的質疑聲浪。
另外,當一個人在沒有社會界定自己的公眾自我時,可能要面對自己的孤單--憂鬱、悲慘、可憐,然而孤單的積極面--孤獨,將會帶來反省沉思,使人更能深化自我了解、培養愛的關係、接受生命的事實,培養出屬於長者的成熟性靈。
隨著處女情節的打破、避孕藥的使用,女性的重大改變時期也就不再重要,失去了過渡儀式,也使更年期的改變顯得較前幾個世代難以承受。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搜尋引擎沒告訴你的事

搜尋引擎沒告訴你的事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6/12/19

數位時代下,資訊取得十分便利,知識從菁英帶向平民,然而,也因此出現資訊氾濫造成的焦慮感,為了協助過濾資訊,發展出各種評比方式協助個人化過濾。使用者往往只感受到這個產品很好用,而不會意識到個人化過濾機制的存在。

以下是書中提到的幾種過濾機制:
<kindle>
直接記錄讀者畫線的句子、翻閱的篇章、閱讀的時間(判斷是略讀或精讀)、是否讀完等,傳回Amazon而能更加瞭解讀者的喜好,增加推薦書籍的精準性。
<Google> 處理資訊間的關係,使人可以快速獲得答案。
搜尋結果的排序方式為page rank,視網頁如論文,被其他論文引用次數越多代表越有關聯,比較重要。越多的資料就能找到越多關聯,為了增加關聯性,也就無所不用其極的取得,像是gmail旁邊的廣告欄。
<Facebook> 處理人際關係,使人可以快速連結朋友。
動態頭條依Edge rank評比,考慮親近度(越常注意的對象)、資訊類型(感情狀態改變)、時間(近期)來加權,因此事實上,這種刪選機制會依我們一時的偏好窄化資訊取得的範圍,甚至加強信念認為自己是xxxx的一個人,另外,Like(讚)並不等於important,可能會使使用者接觸到眾多溫馨有趣的資訊,而忽視複雜而使己不悅的議題。

個人化時代窄化資訊的情形,代表參與公共事務的時間遭受壓縮,而過濾器以人為方式限制解答的範圍,使人無法接受到不可能、不知道的事物,因此扼殺創意,另外,電腦使用歸納法釐清資訊間的關係,事實上常常會有出錯的可能性。最優良的工具應是讓資訊版圖上的用戶具有方向感、能自行判斷,而非被動吸收他人指定的貼切路線。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全民書寫運動:改寫媒體、教育、企業的運作規則,你不可不知的數位文化素養

全民書寫運動:改寫媒體、教育、企業的運作規則,你不可不知的數位文化素養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6/12/19

這是向1957年霍加特致意的書。他提出應該要讓一班人能充分讀寫能力,用自己的方式來累積智慧,有自己的批判意識而非向精英看齊,這樣的識讀能力乃是日常生活素養。
今日所謂的數位素養,指的是對數位生活及其文化的認識和運用能力,要能消費又能生產,藉此參與一定程度的公共領域、追求個人想望並貢獻於知識交流網路、創造經濟文化價值,有能力和管道說出自己的故事。
數位識讀時常起於非工具性的目的,如自我表達、關係維持、溝通交流、娛樂等,不似印刷識讀起於工具性目的,背後有宗教、意識形態、商業、政治的影響力。經濟文化生活的主宰也從藍領到白領,再到無領階級--以各種自我管理、同儕認可、內在動機方式取代傳統階層組織的控制。在此背景下,出現了注意力經濟--個人選擇取決於網路中他人的選擇,以及自創內容的社會文化--媒體製作民主化、使用者具自主性、互助共享、意見多樣而自由、改變原本的資訊供需情形。
以往透過教育機構的擴張,試圖增進工作者的績效、目標和生產力,在這樣的教育系統中,知識其實是不開放的,有明確位階和專業學科的區分,鼓勵複製和標準化的人出頭,網路世界則始學習成為散佈系統,更加開放、有滲透力而且是互動式的,由學習者依自己的需求決定要學的是什麼,不再是為了學歷和證照努力。
老師、新聞、雜誌等傳統說故事的專家可視為識讀譯者,具備技術知識和素養,可以掌握精隨的進行轉譯,傳達給平民獲得資訊。說故事乃語言能力的訓練,包括思考方式(情節)、思考內容呈現(敘述)、道德選擇(角色)、風險衡量(行為),故事提供人們歸納不同型態素材、處理資訊的方式,或是透過隱喻類比將新間驗連結舊型態、或是自動填補資訊裂溝,在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
現在人人可執行的數位說故事可分成主觀的自我表達、溝通交流和客觀的描述、論評,藉由這樣的網路論述,能培養出自我表達和有效溝通的技巧,知道什麼才會吸引注意力以及他人的需求,重視簡單易懂、易用、可接近性,而且往往不是本人的線性表演,展現出連接性、集體智慧的口述故事,增加了資訊的可信度及豐富性。
因媒體科技和識字大眾才興起的新聞,具有人文和社會科學的性質,以文化研究的角度觀之,著重消費者和意義層面、關注個人生活,若以新聞研究觀之,則著重生產者和實踐層面、關注公眾事務,而數位環境下,人人能書寫、能掌握媒體科技、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成為人人可以實踐的普世人權之一--報導記錄所見所聞(消費)以參與社會(生產),不過如何決定眾人書寫出的內容價值意義孰高孰低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當初在看完這本書時,非常震驚,真是一本資訊密度很高的書,獲得了好多新的觀念,也把腦中一些隱約模糊而紊亂的思緒稍微理清了一些,然而過了太久整理筆記,就把當時可能產生的一些想法和衝擊給忘了。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暴走老人

暴走老人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6/12/19

在翻開書時,我完全沒有想到會是這些內容。
作者是個日本人,他觀察到日本社會中越來越多的日本老人有暴力或偏差行為,顛覆了一般對老人是弱者或是很和藹可親的想像,於是他開始探究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終歸一句話,可以說是資訊社會快速改變下,使老人難以依過去的經驗法則適應新社會、新體制、新規則。
仔細來說,他發現老人的暴力行為常常是因為不耐等待。
在還沒有出現電子監控器物(手機等)前,等待是件不得不做的事,人們也就認命地將等待時間當作休息,然而在通訊聯絡方式越來越方便後,人們的等待變成是"被迫的",因此生活雖然越來越便利,大家對等待卻也越來越過敏,不過還是有些時候大家是心甘情願地等待,像是遊樂場和知名美食,然而這種等待的背後是對享受及快樂的期待,若等待的對象不是這樣的情緒,反而會加深被迫等待產生的不悅。
除此之外,隨著年紀越長,對時間流逝的感覺也就越深刻,因此特別珍惜時間,尤其年輕時的時間表被他人掌控,好不容易脫離便會格外重視自我掌控時間的能力,讓人等待者和被迫等待者之間存有的權力關係,讓有豐富人生經驗的長者感到特別敏感,加上長者不習慣使用網路下,需要花更多時間去現場排隊,卻不一定能獲得比年輕人更好更快的服務。
另外,有些獨居的老人無處可去,則會希望能建立起各種關係,透過暴力行為或是撿拾垃圾,都能有助於受到他人注意,並也能彰顯出自己的地盤。
最後,他提出現代社會的服務理念下,雙向性服務化將利益公平分配給店員和顧客,看似各取所需卻只建立了表面關係,而失去以往對不同顧客有不同態度時產生的特別感。

在台灣,目前似乎還沒有出現很多暴力老人,我在想是否因為很多獨居長者是移民來台的,一方面他們算是被人忽略的弱勢,自然沒有多餘能力在社會上展現暴力一番(書中提到的暴力老人們都有不錯的穿著打扮),另一方面,年輕時遭遇的各種風風雨雨也可能讓他們不會那麼在乎這本書中提到的事情;另外,很多老人們都還有大家庭可以照顧,當有家庭的溫暖和雜務後,也就不會想要找其他的避風港或是渴望更多的關懷。然而,未來台灣社會的老人們又會是如何的樣貌呢?尤其現在不婚的人越來越多,他們的晚年又會如何規劃呢?我想都是很值得想想的問題。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沒有邊界的教室 暢銷增訂版

沒有邊界的教室 暢銷增訂版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6/12/19

這本書呢,就是在講德國的小學教育。
在翻開書前,從來沒想到會和想像中的差那麼多呢! 我們總是說西方教育如何如何,卻不知道西方教育裡還因為不同國家有這些區別;我們總是說德國人很重視專業、很一絲不苟,卻沒有想到這些特質和原則是如何在他們生活中培養和實踐出來的。因此,就算把西方教育制度原封不動的搬過來,卻也會因為根本不了解他們實踐的環境如何、能如何搬回台灣使用,也只是虛有其表而已。

德國小學重視的是學生的"生活"能力,會教他們如何辨識果子、對待野生小動物、自己動手做點心,他們的課外活動克包含了樂器、烹飪、合唱、勞作、語言、陶藝、桌遊、實驗、舞蹈、西洋棋、勞作等等,讓小孩子可以接觸到各種生活樂趣,其中很多都是台灣人覺得"有錢有閒"的人才能學的東西,從他們的實踐裡,讓我們知道,這跟有閒有錢沒有關係。(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政府補助小學好像比較多,而且要有這樣的學校先要有這麼多不同領域的老師)

在台灣,為了不讓小孩輸在起跑點上,所以小孩們幾乎沒有空白的時間可以用,就算是學課外才藝,也是補出來而非自己玩出來的,因此小孩不太知道什麼是出於自己的決定、什麼又是被迫的,等到他們長大後,也不知道要怎麼好好安排空閒的時間。在德國,小孩都是七點上床睡覺,我卻記得小學時曾經熬夜熬到四點過呢。

另外,他們從小就要選擇宗教或倫理課,促進學生的正面思考和相信美好事物的能力,也會學到很多典故,這點我也覺得很重要,生活能力是教他們怎麼和他人相處互動,倫理哲學則是教他們怎麼認識自己與尊重他人,前者是與外連接的能力、後者是發自內心的信念,兩者同時並進才會培育出健全的人,而不會出現類似中指蕭那樣有能力卻不將能力運用在美好方向的人。

有兩個案例是我很喜歡的,一個是發現小孩罵髒話後,老師叫小孩去查字典,小孩在裡面查不到,老師就說"你看,髒話在字典裡不會出現,代表是不好的字,所以不能用喔!",這樣一方面是讓小孩自發性的感受,而不是因為老師說不准罵,另一方面,也同時讓小孩認識到字典的功能(不過這也是西方字典編得比較好啦)。一個則是讀書之夜,讓小孩去學校帶著書去學校讀並過夜,可以增添小孩對閱讀的樂趣,我也真想去體驗看看呢。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5 人中有 5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閱讀整理學

閱讀整理學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6/12/19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樣,發現自己閱讀常常都在讀自己知道的東西,尤其是在讀外文讀本時,常常只會停留在幾句話上面,忽略其他部分,有人提倡這才是最正確的讀書方式,不要一個字一個字讀、斷了行氣,然而這樣卻很可能使人都在讀已知的部分,而非真正的"學習"。
這本書裡很明確的點出了這件事,作者將這種閱讀方式稱為a閱讀法,讀自己所未知的事務則是b閱讀法,由於讀自己所未知的(不管是觀念或是語言上的未知)比較痛苦,通常只有在做學生的時候會去看,以往還會透過四書五經的背誦或基於禁書的吸引力去讀的經典,現在都不復存在,使人們的閱讀習慣就停留在a閱讀法,這類型的書籍也就越來越多,雖然出版社這樣的投其所好是因應讀者的速食化需求,然而卻也會讓人越來越喪失面對未知/無知的猜想,而減少了創意力發展、進一步思索問題的動力,以及由對書內世界的疑惑轉而自我探討,另外,也可能會使人們以a閱讀法來讀b閱讀材料,而膚淺的解讀b閱讀材料所傳達的意思。
作者也提到現在的教育制度下其實鼓勵的是a閱讀法,因為要變成有標準答案的考題,就限制了天馬行空的可能性。而且日常生活的語言(包含媽媽的訓話)也會加強a閱讀法,所以現在大家要重視的應該是b閱讀法和b閱讀材料的提供。
這本書其實就是a閱讀材料,很適合快速地看過去,吸收在腦海裡就可以了。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虎媽的戰歌

虎媽的戰歌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6/12/19

會給這本書這麼低分的原因並非出於對他教育方式的譴責。
因為,雖然並不是所有的中國家庭都進行這樣的教育,但確實這樣的方式造就出一些成功的子女,而且,虎媽寫這本書也只是在分享自己的家庭教育心路歷程,完全沒有鼓吹的意思,因此不應該由這個點來批評他。
不過,就是他這種分享心路歷程的方式讓我覺得不太好,看完後我會覺得這像是他在自我懺悔和自我療癒的一本書,不太了解為什麼有必要寫出這本書讓大家看到(如果他並不想要影響別人的教育方式的話)。而且,我猜他雖然透過這本書的寫作和女兒進行了一些溝通,但是他的小女兒應該在心裡已經留下陰影,不會徹底的諒解他。
若虎媽寫這本書的目的是為了讓西方了解什麼是中國式教育,那也是一本很糟糕的書,他在書中過於斷然強調中國式教育和西式教育的不同,卻又以非常主觀又少數的案例論證,完全不像一個法學研究者寫出來的文章,狗的部分雖然有趣卻也會有點不知所云。不過他突顯出的東西差異確實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和討論,也因此成為一本暢銷書籍。
這本書確實會引起很多反思,但是我覺得值得反思討論的點應該是他這些非理性性念是如何形成的(這部分可能也和東方教育方式有關),以及應如何協助他面對和改變,避免對他自己和他的家人造成過多壓力,反而東西教育方式的比較不那麼重要。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212下一頁 跳到